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药综述评论 >  农药行业:机会在于整合

农药行业:机会在于整合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上海证券 阅读数:

        全球农产品需求强劲为农药行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全球人口持续增长扩大粮食需求。2050年时,世界人口总数将从2007年的67亿增至92亿。与人口激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农药在全球粮食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油价持续走高极大地激发了各国政府发展生物燃料的动力。全球对于作为替代能源的生物能源的需求将持续上升,从而增加对农药的需求。

  全球农药行业发展趋势包括:国际农药行业不断整合,已形成寡头垄断格局;行业利润加速向上游研发和下游渠道转移;环保、成本、资源、市场因素推动农药产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生物农药前景看好。

  国内农药行业整合刚刚开始。国内农药行业完全有可能在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下完成整合。随着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也逐年提高,农药需求将持续增长。

  行业整合的三大动力:环保压力、准入门槛和品牌意识。

  在中央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的背景下,一大批规模小、产品单一、盈利能力差的农药企业将无力支付越来越高的环保投入,必将被逐步淘汰。行业资源和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向优势企业集中。

  国家农药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研投入和控制环境污染列为行业三大发展主题。国家将重点培育50个大型生产企业,使这50家大型企业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50%以上,并大幅度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自动化水平。

  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购买农药不再只看价格,品牌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农药属于精细化工范畴,一个原药新品种的成功开发往往需要上亿美元支出,耗时2~3年。国际前几名的跨国农药公司凭借领先的研发技术和全球性的营销网络基本垄断了全球农药市场,且这一趋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维持下去。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的农药企业,在专利过期品种方面由于资源和人力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2.2农药行业利润加速向上游研发和下游渠道转移

  产业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表明,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延伸,要么向下游营销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品牌延伸。总体而言,越向两边,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就越多。

  这种行业利润向上、下游转移的一般规律可以很好地解释国际农药巨头一边加大研发投入,一边转而向中国等低成本国家采购原药(如草甘膦等),自己进行制剂加工、销售的现象。

  2.3环保、成本、资源、市场因素推动农药产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全球农药产量较大的有美国、日本、瑞士、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美国、印度产量*。这些国家主要是原药和制剂生产国,其他国家会进口原药在当地生产制剂。中、印都属于专利过期产品生产大国,也是农药出口大国。近几年来,农药产业,特别是部分原药生产,出现了由发达国家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加速转移的趋势。国际着名农化企业基本都已在中国投资设厂,如Syngenta、Bayer、Dupont等。Syngenta目前在华总投资已达1.8亿美元,设有4家独资企业、1家合资企业和多家办事处,商业网络遍及全国25个省。推动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包括:

  1、环保。农药生产过程产生大量“三废”,发达国家早已针对该行业制定出苛刻的环保要求。国外农药项目环保投入可以占到总投资的30~40%,而中国国内原来几乎不存在环保成本。即使按照08年3月出台的最新规定,环保投入的下限也只有项目投资的15%。因此,跨国农药巨头,如Monsanto、Syngenta等已经放弃部分原药生产业务,转而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采购,以降低环保投入。

  2、成本。中国农药质量高、价格低。较低的资源和人力成本使中国在普药出口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就连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巴西面对质高价低的中国产草甘膦也不得不降低税率。另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产中更倾向于使用普药,这也给中国农药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出口市场。

  3、资源。这一因素在全球*的农药品种——草甘膦上表现最为明显。草甘膦是Monsanto的拳头产品,黄磷是其主要原材料之一。尽管美国是磷矿资源大国,但出于保护本国资源的目的,其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限制开采本国磷矿资源。中国是磷矿资源大国,具有资源优势,近几年顺利承接了草甘膦原药产业的国际转移。

  4、市场。目前,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药市场趋于饱和。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单位耕地面积用药量仍然偏低,还有较大提升潜力。加上高毒农药逐渐退出市场,给高效低毒农药让出了较大市场份额。与国内企业相比,高效低毒农药正是跨国农药企业的优势所在。

  2.4生物农药前景看好,但无法完全取代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系指非人工合成,具有杀虫、杀菌或抗病、除草能力的,并可以制成具有农药功效和商品价值的生物制剂,包括微生物源(细菌、病毒、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动物源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生物农药的发展。1996年美国登记的生物源农药为16种,到2003年末为止,已有202种生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约1090个产品登记注册。其中生物化学活性的生物农药124种,微生物活性的生物农药68种,植物源的生物农药10种,产品销售额近22亿美元。

  1999年我国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品种50种,2004年发展至140种,占我国农药总有效成分品种的15%;产品411个,占注册登记农药产品的8%;年产量12~13万吨制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12%;年产值约20亿元人民币,占农药总产值的10%左右;使用面积4~5亿亩次,占农药总应用面积的9~10%。就品种而言,国外有的品种我国基本都能生产,某些品种如井岗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等生产规模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全球生物农药产业总量仍然较小,但产业规模扩张迅速。生物农药行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方向,也将是我国赶超世界农药先进水平的一个难得机遇。尽管如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其仍然无法取代化学农药的主导地位。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