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药综述评论 >  高污染农药退出市场需要全社会关注

高污染农药退出市场需要全社会关注

畜牧家禽网  来源:湖南日报 阅读数:

  四种高污染农药有何危害

  滴滴涕俗称DDT,主要用于应急病媒防治、三氯杀螨醇生产和防污漆生产;六氯苯又叫六六粉,或六六六,用于五氯酚钠生产。而知名度稍逊的氯丹和灭蚁灵,却是白蚁防治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常规武器”。

  毒性强、见效快,加上生产量大,成本低,是这些杀虫剂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最初人们没有意识到它有如此大的杀伤力,但日后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却印证了美国环保名着《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的预言:“人类过于依赖合成杀虫剂,无异于饮鸩止渴!”

  现代研究表明,人们在食用了具有滴滴涕残留的粮食之后,会出现头痛、眩晕、恶心,严重者甚至昏迷、死亡。“和滴滴涕类似,氯丹、灭蚁灵以及六氯苯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化学成分相当稳定,难以分解。谁也不知道它们在土地里会残留多长时间。”省房协白蚁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自力介绍。

  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免受其危害,2001年5月,包括我国在内的151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作为缔约方之一,我国承诺将淘汰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鉴于当时这些杀虫剂的应用十分广泛,我国曾就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和六氯苯申请了五年的特定豁免。而今年,这一豁免也正式宣告到期。为履行《公约》,今年5月17日起我国将基本淘汰滴滴涕、氯丹、灭蚁灵等4种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发展替代品与集中封存并举

  就滴滴涕和六氯苯而言,由于替代品发展成熟,其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而氯丹、灭蚁灵当前的替代品尚难以满足要求,加上我省每年6000多万平方米面积的白蚁防治需求,要迅速淘汰这两者,并非一纸禁令可以办到。

  为推动《公约》履行,我省于2006年争取成为了全国三个示范省份之一,正式启动“中国白蚁防治氯丹灭蚁灵替代示范项目”。通过由此获得的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赠款333.4万美元,加上自主配套的365.47万美元,我省引进IPM综合虫害管理技术,作为实现技术进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契机,精心组织示范项目实施。

  记者了解到,新技术主要采用一套饵剂系统,让白蚁吃一种生物生长抑制剂,用“食物中毒”的方式,让所有白蚁都无法蜕皮,从而一直保持年幼的状态,没有办法啃噬木板。最关键的是,这种生物生长抑制剂直接作用于白蚁群体,对环境友好,用药量是以前的1/600,不会使白蚁产生抗药性。

  与此同时,从今年3月12日开始,我省组织了四个检查组分赴14个市州,督促检查停止使用氯丹、灭蚁灵情况,对残存的违禁物品实行统一征缴集中封存。“对于今年仍然采购氯丹和灭蚁灵的,我们还建议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负责人的渎职责任。”省建设厅房产处副处长宋路明说。

  截至今年4月17日,我省各白蚁防治单位已全面停止采购、使用氯丹和灭蚁灵,共封存氯丹1765.1公斤、灭蚁灵6.89公斤。全省各市州县共同发出承诺:从4月17日起在白蚁防治中永久停止使用氯丹和灭蚁灵,并加强对白蚁防治单位的监管。至此,我省履行《公约》,做到了提前一个月停止使用氯丹和灭蚁灵。

  当前仅是开端

  目前,集中封存的氯丹、灭蚁灵尚待处置,而我省仍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必要的资金,正在向国家环保部提请技术和资金支持。

  随着履约工作全面铺开,拓宽资金渠道、破除技术瓶颈仍是我省面对的难题。有专家提出,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尤其是民营资本的积极性,探索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白蚁防治替代示范项目所使用的饵剂系统主要来自美国,价格比较昂贵、运输不及时,一度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我省新技术还处在小量示范阶段,应用面积不到总防治面积的5%。

  省建设厅总工程师唐道明表示,替代示范项目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将推动白蚁防治行业产品和技术的升级。下一步,我省将通过举办饵剂系统推介展示会,吸引国内厂家参展,鼓励白蚁防治单位试用新产品,通过市场竞争,压低售价。同时,省项目办还将采取一定措施扶植白蚁防治单位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