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药综述评论 >  分散种植模式很难抵挡高毒农药

分散种植模式很难抵挡高毒农药

畜牧家禽网  来源:南方都市报 阅读数:

  昨日,第十二期小谷围科学讲坛聚焦高毒农药阴霾下的食品安全话题,三名分别来自农药使用一线、研发一线和检测一线的专家———方炎祖、冯夏、王富华做客小谷围,与听众一起反思海南豇豆事件,力图从根源上为深受高毒农药困扰的果菜安全寻找出路。

  三专家一致认为,当下国内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的生产模式,很难抵挡高毒农药的渗透与侵蚀,要从源头上杜绝海南豇豆事件再次上演,加强农药源头监管的同时,还急需在蔬菜基地推行标准化的生产。

  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海南三亚南博果菜新技术服务部农技专家方炎祖

  毒豇豆重创

  海南果菜市场

  高毒农药为何在海南仍屡禁不止?“不少菜民只图便宜和见效快,并不清楚后果。”

  “这是个惨痛教训。”昨日,刚从海南三亚崖城赶到广州的方炎祖介绍,“毒豇豆”事件令海南果菜市场遭受重创,与之休戚相关的农资市场也惨淡经营。前几天,崖城一家农药店老板向方炎祖叫苦,一天才卖了38元。而过去这家店每天销售额都有上千元。

  方炎祖认为,“毒豇豆”事件尽管是坏事,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有积极作用。“这几天,经常听到身边有农户咒骂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的人,说都怪他们害了大家。”

  店方违规卖农户缺指引

  高毒农药为何在海南仍屡禁不止?“不少菜民只图便宜和见效快,并不清楚后果。”方炎祖说。比如,不少农户在香蕉移栽前,用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水果采收后,修剪残枝清洁果园时,用高毒农药消毒;果菜生产季节,针对一些难防的爆发性害虫,由于低毒高效的药较贵,也习惯用高毒农药杀虫。

  另一方面是海南放开农资市场后门槛太低,经营者良莠不齐,违规销售高毒农药。“我就碰到过,有外地厂家来海南推销这种高毒农药。”方炎祖介绍,也有农户来药店询问高毒农药,这都促使少数农资店冒险销售高毒农药,专供熟客。

  将农资店纳入农技管理

  方炎祖呼吁,应尽快把农资店纳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范围管理。目前,海南农资经营队伍日益庞大,他们事实上承担了一线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但还没有一个相应单位或机构管理协调,这为不良商贩违规销售高毒农药留下可乘之机。

  因此,方炎祖建议,对这支队伍,要提高门槛,真正按海南经营农药的制度从严管理,让农资从业人员自觉抵制高毒农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源头。

  农业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副主任王富华

  检出农药超标

  不能说就是毒菜

  如果蔬菜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农药,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市场上蔬菜的供应量至少减少一半。”

  “我反对把出事的海南豇豆称作毒豇豆。”来自农药检测权威部门的王富华对海南豇豆事件中频频出现的“毒”字很避讳,“我希望不要说‘毒’,而是说不合格蔬菜,或者检出某种农药超标的蔬菜。”

  “不能全盘否定化学农药”

  “如果蔬菜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农药,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王富华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市场上蔬菜的供应量至少减少一半,菜价打着滚儿的翻倍增长。

  “目前不可能实现全自然态的生产,种菜不可能完全不用农药。”王富华介绍,“化学农药既有为人类造福的一面,又有种种不符合人类利益的副作用。但不能借口毒性副作用而全盘否定化学农药,正如不能因为交通事故 早 已 列 入 人 类 死 因 前 茅,而 取 缔 汽 车 一样。”

  分散种植带来监管困难

  农药必须要用,但用完之后就可能造成残留。王富华为这个难题开出的药方是———合理使用农药,适时进行监测。

  王富华认为,我国千家万户的种植模式导致农药使用的有效监管难度极大,一个农户可能只有一两亩,农户种植分散,缺乏统一管理,农民缺乏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和蔬菜质量安全意识。

  “面对着这么多农户,你说一个都不漏,那不可能,所以合格率99%、98%还是正常的。”王富华说,“我们国家的检测技术不落后于国外,但是我们国家千家万户种植的模式,不可能像欧美那些发达国家那样,全部用定量的检测。”

  王富华介绍,目前我国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检测主要以酶抑制法为主的快速检测方法,只限于检测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不能实现农药的定量检测。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冯夏研究员

  农药开发

  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我们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合理使用药剂,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研发的一些药剂还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冯夏认为,毒豇豆事件的产生,与我国个体分散经营的蔬菜种植模式下,市场缺乏监管、农民缺乏科技培训、研究缺乏应用和创新等原因有关。

  高毒农药怎样进田间

  “从销售和生产上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在我国现在的国情下还做不到。”冯夏说,虽然农业部已经于 2004年限制在蔬菜、水果中使用19种高毒农药,但这些农药在一些生长期长的作物、园林绿化植物防治虫害中还是有应用的。而且成本低、效果不错,厂商也是合法生产,但在我国这种分散的个体种植和农资个体经营的模式下,很难让农户买不到。

  冯夏认为,政府在管理方式和严格度上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什么不在日常监管的时候对农户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其明白使用高毒农药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而非要出现问题的时候去禁毁他们的蔬菜?”冯夏认为,这就是管理上的缺位。

  农药研发存在很大不足

  “我们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合理使用药剂,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研发的一些药剂还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冯夏说,我国在农药研发的自主创新的投入方面严重不足,虽然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但他们大多价格非常高,农户根本承受不了。

  “现在我们国家研发出来的药剂寥寥可数,产业创新能力差。”他说,我国目前生产的农药中,大多数都是一些技术低下的产品,缺乏自主创新的新产品。

  而且,“任何一种虫害或者病害的防治,不可能仅依赖单纯的一种防治措施,只有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农业防治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生产出无公害的农产品。”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