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药综述评论 >  农药出口量增价跌 原因何在?

农药出口量增价跌 原因何在?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博网-中投顾问 阅读数:

  海关总署1月10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12月份,我国共进口农药44208吨,较2008年的44388吨略降0.4%;货值33429.1万美元,同比增长12.8%。然而我国农药产业的出口却量增价跌明显。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认为,出现进口价值增加而出口价值减少的这种情况的关键原因在于部分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够,只注重追求短期利益,在农药生产的研发方面投入不够,使得一些价格高的高附加值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外大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占到年销售额的10%左右,如先正达公司2003年的销售收入为66亿美元,当年研发投入就达到7亿美元,占10.61%;拜耳和杜邦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也达到销售额的10%以上,自主创制的产品层出不穷。

  而我国企业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包括国家的)不超过年销售额的2%,我国的农药生产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专利品牌,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过专利期的产品,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农药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农药品种达200余种,各种制剂800多种,被大量用于出口。但是在我国出口国外市场的产品中,仿制产品占90%,创制的产品仅为10%,由于出口产品没有竞争力,只能以价格低廉占有市场份额。

  因此,我国生产的产品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农药产品主要是以价格低廉的原药形式出口,企业获得的利润有限,而对一些高附加值的农药产品则需要花高价从国外进口。

  此外,很多国家对农药的残留问题都非常重视,对进口的各种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的规定也很严格,因此,为了使农副产品达到其他国家的标准,国内市场对进口的绿色型农药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

  例如,有些企业仅从药效出发热衷生产乳化剂产品,在可融性液剂中加入大量有机溶剂,而这些产品的质量还得不到保证。在这些产品被用于大田作物和水果蔬菜后,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容易产生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