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化肥企业动态 >  湖北宜化集团“侵占式”改制遭质疑

湖北宜化集团“侵占式”改制遭质疑

畜牧家禽网  来源:网易财经 阅读数:

  4月20日,湖北宜化集团改制方案一纸抛出,立刻掀起千层浪,外界的质疑、猜测将宜化集团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8年的漫长改制终于拉开序幕,从改制伊始的MBO到今日MBO,这期间究竟改了什么?这次城头变换的大王旗帜又落谁家?网易财经为你揭开这场财技秀的背后故事。

  新瓶装老酒 改还是没改?

  4月20日,湖北宜化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湖北宜化和双环科技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宜化集团”)的通知,宜化集团改革方案于2010年4月19日获得宜昌市人民政府宜府批准,据此,宜化集团将由原来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国有控股。

  具体改制的路径分三步: 第一步是通过宜昌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财富公司”)收购湖北宜化和双环科技控股4家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第二步,由宜昌财富以收购的股权加现金向宜化集团增资扩股,从而持有宜化集团49%股权。第三步:由宜化集团承诺,将增资扩股完成后持有的4家子公司股权注入到湖北宜化和双环科技,进而湖北宜化和双环科技将持有4家子公司100%股权。

  这一像变戏法一样的股权变更让投资者都看花了眼,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这个问题一时成为这两家上市公司股吧里讨论的热点。

  “一开始,我也看不懂这纸公告”,一位长期关注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师也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种改制思路很奇怪,但意图似乎很明显,通过MBO(管理层收购),可能涉嫌通过空壳低吸国有资产”。

  为此,网易财经致电双环科技证券部,一位张先生表示,对于这种改制思路,就从本公司层面而言,也觉得是“绕了个大圈又回来了”,但张先生称,因为目前公司也没看到改制的具体方案实施的内容,再加上宜化集团本身股权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只是例行公告控股股东的通知。

  宜化集团为宜昌市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0500万元,经营范围为化肥、化工产品制造、销售等,由宜昌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完全。

  事实上,宜化集团早在2002年左右就被湖北省政府列入改制为混合所有制的50家国有企业名单之中,2002年底十六大之后,宜昌市组建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开始新一轮的国资改革,到2004年3月,宜昌市属28家国有企业集团有26家换了主人。宜化集团也是在改制一开始即向宜昌市提交了改制初步方案,提出通过MBO的方式收购宜化。

  直到2003年11月,宜化集团再次提出改制方案:通过收购楚星公司(当时由宜昌市下属的宜都市政府无偿转让给宜化集团的一家公司),先将楚星公司民营化之后,再用楚星公司收购宜化集团下属的其他子公司,然后再收购宜化集团的部分国有股权。不过此方案最终因个种原因未获通过。

  2004年3月,宜化又将新的MBO方案提交给宜昌市,和原方案相比,新方案仅仅是把“楚星公司”变为“一家新公司”,而最终欲收购宜化集团的国有股权也明确为“60%”。但宜昌市政府并没有对新方案表态。

  到2009年,宜化改制风再起,坊间传闻宜化集团的改制方案已获宜昌市委通过,高管和国姿委各占50%权益,不过最后湖北宜化发布澄清公告称改制方案尚未通过。

  “事实上,现在的改制方案并没改什么,只是新瓶装旧酒”,一位早期深入接触宜化改制的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了解,最初改制时的思路和现在完全一样,“就是先成立一个壳公司,然后把优质资产注入,然后再对宜化集团增资扩股,最终实现把国有独资企业改制成国有和民营混合所有制企业”

  而这个换了壳的改制方案到底能否行得通?这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焦点。

  据公告,宜昌财富为宜化集团及其子公司31名高管联合出资1亿设立,宜昌财富成立后,将分别收购贵州宜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贵州宜化”)50%股权、湖北宜化肥业有限公司(简称“宜化肥业”)50%股权、湖北双环科技碱业(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环碱业”)49%股权及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宜化”)55%股权,随后增加部分现金出资,进而联合对宜化集团增资扩股。

  资料显示,上述4家公司均为湖北宜化及双环科技重要的并表子公司,如宜昌财富要完成对其相应股权收购,则意味着湖北宜化和双环科技必须放弃优先受让权。

  “我们肯定得放弃”,双环科技的张先生向网易财经表示,就目前形势而言,如果想把改制进行下去,实现未来宜化集团承诺的将增资资产注入,就必须的放弃。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是目前*的方案,别无他选。

  但湖北宜化和双环科技的其他流通股东却有自己的判断。据湖北宜化和双环科技的年报显示,这两家公司均为基金重仓股,湖北宜化1季报显示,截至2010-03-31 ,除宜化集团,共11家主力机构(基金10家,保险公司1家持有湖北宜化,持仓量总计9038万股,占流通A股18.76%,而宜化集团也只占到16.2%。双环科技同样也是基金重仓股,持股数量大约在500万股至867万股之间。

  而上述重仓基金人士之前在媒体采访中明确表示,若具体方案出台后确将侵害既有股东利益,他们将投出否决票。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共有116只基金合计持有湖北宜化2.94亿股,占总股本之比高达54.29%;共有35只基金合计持有双环科技9861万股,占总股本21.25%。以湖北宜化为例,除去宜化集团16.2%的持股比例,2009年末基金合计持有投票权占届时股东会总投票权之比高达65%,基金可以单方面否决改制方案。

  改制成本遭质疑:钱从何来?

  此外,让业界都诧异的是,挑起本次改制大旗的是一家拟成立的注册资本仅由1亿的民营企业宜昌财富,而这1亿的资本正是宜化集团及其子公司的高官个人筹集出资。

  根据湖北宜化2009年披露年报,公司持有的宜化肥业、贵州宜化净资产总计8.67亿元,即使不算上双环碱业、重庆宜化(因未披露),假设评估增值率为0,则宜昌财富收购所需资金将达4.3亿。

  同时,2009年底,宜化集团注册资本2.05亿元,并表下归属母公司权益10.98亿元(未披露母公司净资产)。据测算,宜昌财富增资后若占49%股权,则至少需资金10.5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出资的31名高管来看,均系宜化集团、湖北宜化、双环科技总经理助理一职以上高管,而查阅湖北宜化历年高管薪酬,最高董事长蒋远华年薪为69万,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大约在49-55万左右。而根据宜昌财富出资,蒋远华出资额达5595万,如以每年薪酬算,则需要至少80年积累。

  而即使宜昌财富使尽浑身解数收购4家公司顺利实现,宜化集团承诺的资产注入将又通过何种形式呢?

  就目前宜昌财富收购4家公司净利润来看,宜化肥业和贵州宜化2009年年末合计利润达1.04亿,而当期湖北宜化的净利润为2.37亿,重庆宜化2009年实现净利润2119万元,而双环科技当期净利润仅为425万元。

  “估计以现金方式向集团收购这部分股权”,双环科技张先生大致判断,但就目前经营来看,张先生也表示,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筹资资金后进行收购。

  “目前只是改制方案抛出,未来不确定性还很大”,华融证券分析师王贝贝向记者表示,他认为,虽然从公司层面而言,资产逐日会增厚公司业绩,但目前方案仅仅是通过了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具体实施方案还没有出来,出来之后还需要经公司董事会讨论,为此,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

  记者致电宜昌市国资委办公室主任张学华,张表示,目前方案也只是通过宜昌市政府批准,至于具体收购详情和未来结果,张不愿置评。

畜牧家禽网编辑: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