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资导报 阅读数:
在6月底召开的“迎接新农业的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仿生农药(宁德)研讨会”使大家关注起此前一直相对低调的仿生农药,由中科院上海高研院投资建设的仿生农药产业园此前已正式落户福建省宁德。究竟是一次概念的宣讲,还是一个新农药门类的生发,这引起了记者的高度兴趣。
仿生农药专家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由于化学合成农药开发难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新农药研发效率,开发新的农药以取代具有安全、抗性问题的传统农药,从天然物质中寻找新农药的先导物,并进行仿生合成,已成为当前新农药开发的热点。仿生农药将成为农药企业新的发展机会。
开发前景颇为可观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教授张一宾认为,仿生农药相对传统农药而言具有环境相容性较高,对天敌安全;生产工艺较简单;开发与登记费用较低等优势。仅从植物源仿生农药来看,新烟碱类杀虫剂是最成功的植物源植物经仿生合成的一个杀虫剂类别。目前,此类品种已开发10余个品种,现国外上市7个,中国2个(氯噻啉、哌虫啶)。此类杀虫剂总销售市场(不包括中国的二个品种)共为19.40亿美元,在杀虫剂类别中已上升到第二位。7个品种中上亿美元市场的为4个,它们是:吡虫啉(8.40亿美元)、噻虫嗪(4.55亿)、噻虫胺(3.65亿)、啶虫脒(1.30亿)。市场成长性最好的是噻虫胺。其2002~2007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36%。
仿生农药将成为新农药开发中重要的先导物质。自然界有不少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农药活性的植物,可供进一步研究。专业人士极有可能从中开发出新型的农药品种。
研究单位直推产业化
仿生农药从科研真正实现产业化生产,走在最前面的是中科院新组建的大型科研单位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与宁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了上海高研院宁德产业示范基地。仿生农药也将作为高研院宁德产业示范基地第一个具体实施的项目,并有望迅速形成一定的产能。
中国科学院在新农药研发方面颇有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姜标介绍,近年来,中科院及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们正致力于以天然物质为先导物、以害物靶标为目标,从基因水平上设计、研发新农药。而由于仿生农药出自安全的天然物,其市场正不断扩大,未来将有可能取代部分传统农药品种。宁德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源物质,这些是开发新农药的先天性资源优势。同时,当地政府高度支持这个项目。
市场需求尚未显现
尽管仿生农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仍没形成规模效应。从技术上而言,源于天然产物的仿生农药,比起传统的化学农药来,生产工艺、规模、设备都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生产难度,成本也偏高。相比传统农药,各种仿生农药在应用上需要掌握新的使用技巧,脆弱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缺少相关的经验和人力。。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顾问王律先认为,目前农药行业的主要矛盾来自其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仿生农药和传统农药是可以长时间合理共存的。这一示范基地利用新的技术和新型生产方式,并通过建立产业园区形成规模效应等手段进行生产。希望能够在生产环节突破现有技术的制约的同时,更快地进入农药使用的市场。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