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博网--tom网 阅读数:
如今,“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已在人们心中成为普遍共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着力打造低耗、低排、高效的“低碳农业”已经迫在眉睫。而多年以来,我国的大部分农副产品因长期使用化学肥料种植,而使产品不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长期被国际市场拒之门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创汇和企业及相关产品的发展。
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困局呢?“首要的就是要打造一条完整的‘低碳农业’产业链,尤其是要充分发挥生物菌肥的龙头带动作用。”国内生物菌肥领军企业安徽金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田广斌对记者表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生物菌肥已成为‘低碳农业’的首要构成部分,即便在国内也拥有上千亿的市场,但十分遗憾的是在国内还无法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
据田广斌介绍,生物菌肥是一类含有活性微生物的制品,是将人工选育的某一特定“有益菌”采用发酵、浓缩等先进生产工艺制成。它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增强做的抗逆性、改善土壤,是一种绿色高效、环保型肥料,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必备生产资料。
近年来,生物菌肥已经被广大农民所认识。应用过的农户已经看到了它促早熟性能,增强抗病性,疏松土壤的作用等方面的功效,这些方面的性能都是化肥所不具备的。发展微生物肥料已成为企业新的热点,许多企业都纷纷研制生物菌肥。
据悉,金农公司研发生产“金农肥中肥”在实践中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辽宁职业学院的王佐友教授2004年进行了“金农肥中肥”作底肥3kg/667m^2的示范试验,取得非常神奇的效果。“金农肥中肥”可以使作物生产健壮,平均增产15.1%~44.5%,并可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安徽农科院2003年在棉花、水稻等作物上进行“金农肥中肥”的应用试验表明,在减少化肥用量的情况下,增产提质效果明显,并且对水稻纹枯病、棉花枯黄萎病具有良好的拮抗性,其后一直在各种作物上应用推广。2007年安徽白湖关河农场在水稻上使用“金农肥中肥”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可达到防病增产增效的目的。
“这是种稻10多年来,用得最开心的一个肥料。”全国科普带头人、全国种粮大户标兵汕尾市魏永溪激动的向记者表示:“使用‘金农肥中肥’不但成本底,一亩只要1包(2公斤),更为可贵的是其能替钾、提高水稻的抗稻瘟病和纹枯病能力。” 因此魏永溪的2000亩水稻节省了一大笔费用,直接表现是每亩增收50-120元不等。
此外,浙江嘉兴、丽水种粮大户高才兴、王建华、周美惯、周阿龙,山东枣庄小麦用户徐明文,苍山大蒜种植户王进步、王敬发等全国各地用户对“金农肥中肥”的使用效果都非常满意。
调查显示,66%的农户觉得“金农肥中肥”产品不错,根据个别农户说没有啥效果的情况,记者就地征询了当地的农机专家,“一般而言,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肥料,或多或少对农作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专家表示:“如若没有效果除了和天气有一定关系,农户有没有科学的施肥最为关键,施肥的时间、量上都很重要。”
“好的肥料是土地的‘母亲’,而生物菌肥是最好的肥料。”田广斌表示:“好产品是否能收获好果实,科学使用也很关键。比如,活性菌不喜欢阳光。阳光的紫外线对活性菌有杀害作用,所以,经销商在储存时,必须保存在阴暗干燥的地方。农户使用时也同样不要阳光照晒,得在阴天或者太阳落山时均匀撒施。”
田广斌告诉记者,低碳农业应以土壤和肥料为本。土壤是碳素的重要贮存库和转化器。土壤贮存的有机碳量约占整个生物圈总碳量的3/4,主要以土壤有机质形式贮存于土壤内。而肥料的缓释效应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培育土壤的肥力来说非常重要。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50年代,曾从苏联引进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菌肥剂,称为细菌肥料。几十年来,我国生物菌肥的生成应用经历了几次打的起伏。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生物菌肥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先进的生物菌肥成果。
生物菌肥起关键作用的是菌种,但菌种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判断一种生物菌肥的优劣?田广斌告诉记者:首先是看有没有农业部登记证,因为生物菌肥实行的是登记制度,获得农业部登记证的生物菌肥才可能是真正的生物菌肥;其实要看品牌的持续性,一般来说品牌持续时间越长,可信度越高;第三点就是经营者必须亲自做实验。
专家呼吁重视绿色农业经济链
我国是世界上消耗化肥最多的国家,每年达5000万吨之巨,局部地区的环境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化肥作为一种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制造着大面源污染的同时,化肥企业每年还从国家得到了数百亿元的财政补贴。
与此同时,我国的生物菌肥使用率仅有10%,即年需求量在1400万吨,国际上尤其在发达国家,生物肥料用量逐年递增,平均高达50%以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生物技术的开发已取得巨大进展,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及各项惠农政策普遍出台,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生物菌肥的市场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北京市农业局所属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研究员贾小红表示:由于微生物肥料具多种功效,因而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他特别提出,我国在政策上应扶持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生产与使用。更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农业经济链。为此贾小红呼吁:政府部门对此应予重视并作相应政策调整。
“多年来,我一直满怀热情地关心支持生物菌肥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经常到农民中间,听取他们对生物菌肥的反映。”全国政协委员、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培植表示:“通过广泛试用和反复比较,一致认为,生物菌肥有许多优势,增产效果显着、成本低廉、节省劳动力、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改良土壤,防病抗病,抗倒伏等。生物菌肥是进行无公害生产、发展绿色食品中应大力推广的好肥料。”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