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中止6年,农药经营许可制将重启

中止6年,农药经营许可制将重启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中止6年后农药经营许可制度或将重启。经济导报记者获悉国务院法制办将出台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农药产业将实行许可经营制度”以此应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

  该制度曾在2004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后取消但此项制度近年来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始酝酿实施。

  12日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下称“《草案》”)明文规定“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此前因豇豆检出高毒农药残留海南于去年11月份实行了经营农药批发专营特许制度、农药零售经营许可制度。

立法整治药残超标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山东是农业大省。导报记者从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了解到农业部曾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进行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山东被抽检的3个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直名列前茅全省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合格率达95%左右。

  不过违禁销售或者使用禁用、淘汰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的现象仍然存在。

  山东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省。目前全省共有农药定点企业265家卫生杀虫剂生产企业、分装企业70家年产原药7万吨制剂农药15万吨农药生产企业、制剂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现有农药经营单位5.4万多个比2004年增加了3万多个。由于农作物面积大复种指数高全省年使用各种制剂农药达8万多吨占全国的1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

  实际上山东在农药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山东较突出的做法是农药备案制度青岛市还推行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

  山东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在人大常委会上表示2004年《行政许可法》实施前全省农药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同年取消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后农药经营门槛降低经营单位数量猛增导致农药市场秩序混乱违禁、超限、超量使用农药屡禁不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药残超标。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公布的《关于2008年全国农药市场抽查情况的通报》统计在全国市场抽查农药不合格产品114个标称山东企业的39个占 34.2%;抽查不合格标签141个标称山东企业的56个占39.7%;山东企业的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仅为62.5%标签合格率仅为39.1%。

  “这样的结果与山东农业、农药大省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很不相符也说明强化农药市场管理的必要性。”上述负责人表示。

  上述负责人同时透露“目前国务院正在修订《农药管理条例》拟恢复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因此山东借鉴其他省市做法《草案》确立了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农药经营者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企业:影响不大

  早在去年初海南豇豆连续3批检出高毒农药残留引起海南省高度重视同年11月1日施行了农药批发专营特许制度和农药零售经营许可制度。

  但根据现行的《农药管理条例》“国家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而对于农药经营规定是:“经营的农药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营许可证。”

  青岛市胶州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长华13日对导报记者表示农药经营企业需要到安监部门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不过实际上胶州数百家农药经营企业只有部分企业办理。

  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赵长华认为虽然可以加大农药安全管理对企业也是好事。但企业要先向农业部门申请许可证实际上又多了一道门槛。

  实际上在海南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后业内人士也曾担忧此举是否会使农药产业重新进入计划经济时代是否会造成农药产业垄断局面?

  赵长华认为“对市场上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来说许可制度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对目前一些证照不全的、较小的经营单位会造成较大冲击。”

  中国大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分析认为目前农药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大量的地下“黑工厂”和黑色交易渠道解决农药高残留问题应该首先根除“黑工人”、“黑渠道”。他担心实行农药许可制度后这些地下市场还会存在甚至会把小规模厂商逼入地下。

  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昊对导报记者分析从食品安全以及农药管理方面看农药经营许可制度有其施行的必要性但对农药经营企业来说可能会增加额外的负担。实行许可制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农药市场混乱的现象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对农民用药培训、技术指导不够不能指导农民安全、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mm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