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阅读数:
省农科院有关专家通过田间调查,发现个别区域个别田块出现条锈病。调查显示,部分田块蚜虫潜伏繁殖,存在潜在威胁,但总体上轻于去年同期水平。
2月18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省农科院小麦专家汤永禄博士,征询他对今年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看法。
好消息:未见大面积发生
“今年小麦病虫害未见大面积发生,这是个好消息。”汤永禄高兴地介绍。他说,节后下去进行田间巡查,很难见到条锈病和白粉病植株。即便是常年条锈病出现较早的一些区域,比如资中县、梓潼县等,以及中江县通济镇和三台县乐安镇种植老品种的定点农户,至今也都没有发现条锈病危害。
目前条锈病发病轻,汤永禄分析可能跟大环境有较大关系。“据全国农技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最新发布数据,条锈病秋苗主发区发病面积小、病情轻。甘肃、宁夏、陕西等关键菌源区秋苗病情是2001年以来最轻的一年。冬前,西南麦区仅在四川北部3县零星见病,云南、贵州、湖北、河南等冬繁区未见病。”
提个醒:加强病虫害监测
虽然小麦病虫害未见大面积发生,但汤永禄提醒,各地农技部门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及时进行预防。
最近持续一个多月的低温天气,对抑制蚜虫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往年同期比较,今年蚜虫、红蜘蛛普遍较少。汤永禄说,“但一定要加强监测。因为蚜虫正处在潜伏发展期,尽管温度较低,但部分地块蚜虫量也不小。一旦低温结束,可能快速上升。”
条锈病是威胁四川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从目前至抽穗阶段 (2月中旬至3月下旬),汤永禄建议以监测和防治中心病团为重点,及时发现并拔除田间病株;一旦出现中心病团,要趁大面积还没有发病,立即喷药防治中心病团(病株)的点和片,防止蔓延和流行。2月末至3月中下旬,对发病田块进行喷药防治,控制病害,以防出现大流行。4月份,小麦进入扬花灌浆阶段,应对病情较重的田块进行喷药防治,确保植株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阶段春雨较多,易感染危害,必须在扬花期做好预防工作。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