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病虫情报 >  河南省南阳市2011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河南省南阳市2011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据各县市区测报专家分析预测,2011年我市小麦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程度略重于2010年,预计发生面积3700万亩次,同比持平。其中,虫害发生 1900万亩次,病害发生1800万亩次。蚜虫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偏重发生,条锈病、赤霉病有潜在流行的威胁,部分地区吸浆虫呈 重发趋势。
    一、发生趋势   
    1.小麦虫害。以吸浆虫、蚜虫和麦蜘蛛为主。其中,吸浆虫在社旗、方城、内乡等地中等偏重发生,局部重发 生,镇平、卧龙、宛城等地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60万亩。蚜虫在唐河、社旗、邓州、镇平等地麦区偏重至大发生,全市发生面积650万 亩;麦蜘蛛偏重发生,桐柏、邓州、卧龙、宛城、方城部分麦田重发生,发生面积450万亩;地下害虫在部分麦田发生偏重。
    2.小麦病害。以纹枯病、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和赤霉病为主。其中,条锈病在淅川、内乡局部呈中度至偏重流行态势,其他麦区中等至偏轻发生,全 市发生面积200万亩;小麦纹枯病在稻茬麦及氮肥偏多的一类麦田偏重发生,盛发期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发生面积550万亩;小麦白粉病中度发生,山区及 麦棉套种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50万亩;小麦赤霉病中度发生,部分麦田偏重,发生面积300万亩;小麦叶枯病在部分品种偏重发生;散黑穗病偏轻发 生,局部将达中等程度。
    二、预测依据
    1.越冬基数病害低、虫害高。
    条锈病在我国甘肃、宁夏、陕西等关键菌源区秋苗见病较少,病情是2001年以来最轻的一年,我市各地调查未见发病。白粉病总体病情略轻于常年,淅川山区部 分麦田零星见病。纹枯病病情接近常年,部分田块偏高,全市病田率73.2%,平均病株率12.3%,比去年增加3.5%,其中镇平县平均病株率 13.7%,最高42.8%;邓州市平均病株率14.5%,最高85%,特别是水浇田和氮肥偏多麦田发病较重。
蚜虫在唐河、社旗、邓州、镇平等地 普遍发生偏重,部分地区虫量显著高于常年,全市平均百株蚜量122.6头,比常年高数十倍,其中镇平县平均百株蚜量33.7头,邓州市平均93头,社旗县 平均318头,唐河县平均372头,严重田块百株蚜量超过2000头。麦蜘蛛越冬虫量也重于常年,平均每单行尺虫量83头,邓州、镇平、社旗、唐河、宛城 等地部分麦田较重,重者单行市尺虫量达500-1000头。吸浆虫秋季淘土平均每小方有吸浆虫7.85头,严重的方城县赵河泥岗村每小方虫量高达93头, 超出防治指标40余倍。   
    2.小麦品种布局没有明显变化。
    2010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略有增加,由于我市麦播期以来长期干旱少雨,造成部分小麦苗质偏弱,个体发育不良,抗病虫能力下降。据近日调查,全市麦 田一、二、三类苗分别占32.7%、41.4%、21.7%,苗期整体不如往年。主要品种郑麦9023(283万亩)、衡观35(130万亩)、郑麦 366(94万亩)、西农979(93万亩)、豫麦70-36(79万亩)、偃展4110(58万亩)、矮抗58(57万亩)、豫农202(55万亩)、 新麦19(49万亩)、04中36和豫农949(各38万亩)、新麦208(34万亩),面积达1008万亩,大部分品种不抗条锈病,且对吸浆虫、蚜虫、 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叶枯病、黑胚病等普遍抗性差。另外,部分乡镇同一品种大面积单一种植现象突出,对病害流行有利。
    3.气象条件对病虫发生总体有利。
    冬季我市没有出现大范围强降温天气,对蚜虫、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越冬无明显不利影响。气候预测,我市春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对条锈病等病害的流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利于蚜虫和麦蜘蛛发生为害。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d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