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花卉报 阅读数:
情人节和“三·八”妇女节过后,鲜切花价格居高不下:3月末,主产区昆明月季切花每支均价2.4元,超过情人节高峰期的平均价;百合切花批发价每扎130元,同样突破春节后的最高点;非洲菊、康乃馨等其他花卉产品同样迎来较长的高价期。高花价背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花农和种苗经销商笑开了花,而很多二级批发商和花店业主却是叫苦不迭。
我国的花卉消费仍然是以节日消费为主,但最近并没有花卉消费大节,为何会一改往年的平淡局面?我们先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据了解,造成眼下高花价现象的主因是产区供花量减少。今年春节期间,原本信心十足的花农们在产品上市时傻了眼,各地的生产者全都集中上花,特别是百合,江苏、浙江、凌源、昆明等主产区有70%的百合都在春节前后一个星期内上市,而消费地区的上海、北京、广州的鲜花批发市场成为价格厮杀的战场,结果是花农很受伤,花店乐开怀。
花多成“灾”在节后又瞬间转化为上花荒,悲喜角色也立刻互换。花价大起大落显示出鲜切花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产业发展不成熟。高花价现象也让产业隐患凸显。
首先,它反映出生产之忧。据了解,这次捕获高花价良机的花农仅有两成,各个产区生产信息缺乏沟通,大家无法准确掌握市场供需信息。而同一产区的生产者之间,产品品种和市场同质化也非常严重,这也导致价格竞争不可避免。如何让生产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化为品质竞争,品种差异化是关键。
其次,它凸显出消费之忧,我国传统的节日消费习惯在很大程度影响了生产者的种植计划,长久以来,绝大多数种植者也形成了固定的习惯。然而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日常花卉消费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居民的习惯,这部分消费现在体现出的能量不算大,但却不可或缺,3月份的高花价正是最好的体现。而多数生产者似乎对日常消费并不在意。调控好节日与日常的产品生产比例来满足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还需要各个产业环节摸石头过河,摸索出规律和经验。
高花价现象反映出产业发展隐忧的同时,也能带来不少新的启发。种球和种苗供应商率先获益,高花价之下,花农对生产的信心更足,也有利于产业发展;同时,一次又一次的淡季高花价也会让生产者更加重视日常花卉消费需求,对改进生产和拓展市场有着促进的作用。一直以来,很多消费者对鲜花的文化和知识缺乏了解,一些批发商更是将鲜花当作大白菜来卖。鲜花价格的猛涨,会在一定程度上自提身价,让公众逐步了解花卉具有的独特价值和它所表达的文化和情感。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