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化肥网 阅读数:
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宜丰有逐年偏重发生的趋势,为降低发病率,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宜丰县农业局早动员、早部署,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工作,努力筑牢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安全网”。
一是广泛宣传。县农业局派出农技人员深入到各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原因、病理和主要症状,同时大量印发《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防控措施》,使广大农民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二是大力推广抗(耐)病品种。县种子管理局精心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县种植的抗(耐)病品种,并适时进行推介。三是全面推广吡虫啉药剂拌种技术,防止种子带病下田。四是把好防治关。要求首先抓好秧田防治,打好送嫁药,在2叶1心期、移栽前5—7天施2次药,亩用10%吡虫啉20克﹢10%烯腚虫胺20亳升(或扑虱灵)25克兑水30公斤喷雾,确保秧田期不受稻飞虱为害,不感染矮缩病毒;其次是突击抓好分蘖期防治,①感病品种:亩用10%烯腚虫胺20毫升﹢10%吡虫啉20克﹢50%苯甲.丙环唑10毫升(或12.5%井.蜡芽10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一次;②发病田:第1次用上述配方,第2次亩再用8%宁南霉素30克或36%氯异氰尿酸粉剂30克﹢一顶三2包(水稻万生20——40克)防治1——2次,间隔5天再打一次;最后防病促抽穗促增产,破口前5——7天施药,感病品种和发病田块:亩用噻虫胺20——30克﹢16%井.酮.唑(金谷丰)125克兑水45公斤喷雾。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