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病虫情报 >  小麦条锈病在陕南局部开始扩散

小麦条锈病在陕南局部开始扩散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据陕西省各级植保部门监测调查,截止4月11日,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陕南局地开始扩散蔓延,宁强、略阳、勉县、汉台、汉滨、旬阳、镇安、山阳等12个县区多点发生,与4月初相比,发生县区数增加了7个,病田率、病叶率、严重度有所加重;小麦吸浆虫在常发区淘土虫量普遍达到防治指标;麦蚜、麦蜘蛛虫量上升较快。与常年同期比较,各类小麦病虫发生峰期后移,发生程度接近去年同期,各类小麦病虫累计发生面积1200多万亩,已开展防治200多万亩。
  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下旬~5月份,我省小麦主产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气象条件有利小麦病虫害发生发展。预计小麦中后期病虫将中等发生,部分病虫将偏重发生,全省小麦各种病虫发生面积将达5000万亩次以上。小麦条锈病在陕南、关中西部将中等发生,其余地区偏轻发生,存在短期内大面积暴发流行的可能,全省发生面积500多万亩。陕南流行高峰期在4月下旬,关中流行高峰期在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小麦白粉病偏轻发生,秦岭北麓常发区、渭北塬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00万亩。小麦赤霉病偏轻发生,陕南及关中常发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小麦穗蚜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00万亩。小麦红蜘蛛中等发生,渭北塬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0万亩。小麦吸浆虫轻发生,长安、扶风、岐山、富平、临渭、华县、渭城、秦都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地下害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0多万亩。
  当前小麦病虫发生动态:
  1、小麦条锈病 目前全省有12个县(区)发病,发生面积 10万亩。4月11日,宁强县在阳平关、燕子砭、大安、代家坝等地调查128块,发病8块,病田率6.25%。其中6块病田已全田普发,平均病叶率0.8%,严重度5-10-30%,平均严重度1.25%,最重田块病叶率达5%,严重度5-10-80%,另外2块各发现单片病叶2张。汉台区调查48块田,病田率2.1%,其中1块田发病,有单片病叶和发病中心各一个,中心内病叶3片,严重度10-20%。勉县调查85块田,仅1块田发现1张单片病叶。4月12日镇安县在永乐、高峰、青铜等地调查54块田,高峰镇双寨村发现1个发病中心,面积1 m²,中心内病叶23张,严重度1-30%,永乐镇八亩坪村1块(5亩)田查到5片病叶,严重度1-15%。4月11日汉滨区在早阳乡早阳村发现一个发病中心,面积20 m²,中心病叶数约1200余张,严重度20-60%。旬阳县4月7日在汉江沿线段家河、吕河、白柳等乡调查85块麦田,有3块田发病,亩均发病中心0.16个,亩均单片病叶0.16张,严重度10-40% 。山阳县4月13日调查在漫川镇等4个乡镇发现条锈病,发现发病中心11个,漫川镇*中心12㎡,中心内平均病叶率5%。紫阳、略阳、镇安、佛坪、陈仓区等县区相继发现病叶或发病中心。截止目前,其它县区尚未见条锈病发生。
  2、小麦白粉病 全省发生面积 60 万亩,宝鸡市病田率8.5%,其中岐山县病田率31.4%,病株率0.4%,病叶率0.09%;眉县常发区病田率100%,平均病茎率  53.6%,病叶率10.7%,严重度 5 -30-80%。渭南市病田率11.1%,平均病株率1%,病叶率0.5%,严重度1-5%。发病程度轻于常年。
  3、小麦红蜘蛛 全省发生面积700万亩,渭北常发区虫田率80%左右,每尺单行虫量100头,局部地区达1800头。与常年同期比较偏低。
  4、小麦蚜虫  全省发生面积 400万亩,处于虫口积累上升阶段。大部分地区虫田率70%左右,百株蚜量30头,与常年同期比较略偏低。
  5、小麦吸浆虫 近期各地淘土调查,平均每小方虫量:扶风2.2头、华县6.7头、富平10头、长安12.8头、渭城27.5头、临渭60头,折合亩虫量分别为14.6、44.7、66.7、85.3、183.4、400.2万头;渭城区最高每小方虫量156头,折合亩虫量1040万头。虫口数量较大,大部分地区超过防治指标。
根据目前小麦病虫发生形势,各地应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增加病虫监测频次,扩大调查范围,坚持病虫信息周报,确保信息畅通。在防治上应采取分区治理的原则,重点阻击条锈病,预防赤霉病,控制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吸浆虫。对陕南局地点片发生的条锈病要带药侦查,点片挑治,对病点周围扩大施药保护范围,对普发田块实施全田喷药;吸浆虫常发区要在小麦抽穗前开展地面撒施毒土,防止破茧出土;对蚜虫、红蜘蛛、白粉病达标田块,适时开展普防。要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积极引导专业防治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小麦高产创建区(片)应达到病虫统防统治全覆盖,*限度减少病虫源基数,减轻中后期病虫防治压力,降低病虫危害损失,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x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