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一、发生程度
根据各地对越冬后二化螟残虫量的剥查,结合历史资料、气象、栽培制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一代二化螟为偏重发生(4级),局部大发生(5级)。
二、发生时期
|
始盛期 |
高峰期 |
盛末期 |
羽化期 |
4月25-27日 |
4月28日-5月5日 |
5月9-19日 |
卵孵期 |
5月4-7日 |
5月7-15日 |
5月18-27日 |
三、主要依据
1、残虫基数:蕲春县4月18-19日剥查,有效虫源田残虫量60-5683头,平均2359头,高于前两年同期残虫量;罗田县4月中旬剥查,冬闲田、油菜田一代二化螟亩残虫量分别为为2282头、1272头;红安县4月23-24日剥查,冬闲田、小麦田、油菜田、其他田一代二化螟亩残虫基数分别为3720头、3250头、3100头、2860头。
2、虫态发育进度及分析:罗田、蕲春、红安剥查,冬闲田老熟幼虫98头,化蛹率为39.5%,其中预蛹至5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6.8%、6.8%、10.5%、11.1%、4.3%;小麦田老熟幼虫22头,化蛹率为23.3%,预蛹至4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9.1%、5.1%、6.1%、3%;油菜田老熟幼虫33头,化蛹率为46.9%,预蛹至5级蛹所占比例分别为9.8%、12.9%、12.9%、8.1%、3.2%。三县市发育进度基本一致,发育进度较去年偏早,与历年相比略迟。
3、气候条件:4月下旬、5月上旬温度正常偏高,雨水偏少,有利于二化螟的羽化、卵孵、幼虫危害。
4、种植结构:我市油菜田面积大,有效虫源田增加,早稻播期集中、面积减少,有利于一代二化螟集中危害。
四、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田:早插、直播早稻田及中稻秧田。
2、防治标准:当亩卵量达60块或每平方丈有一个枯鞘团时,即用药防治。
3、防治时间:建议第一次防治时期为5月5-10日,第二次防治时期5月14-19日。
4、防治药剂:每亩次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ml,5%氯虫苯甲酰胺30ml或 40.7%阿维•毒死蜱80-90ml,以上药剂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