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温室运用技术 >  温室养龟技术

温室养龟技术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龟类性情温和,易养易管,病害少,进行人工养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没有甲鱼高,但在自然条件下其生长繁殖比甲鱼要慢得多,温度是主要制约因素。调控*温度,创造良好环境,配以全价饲料促进生长,以取得*经济效益是养龟健康发展的方向。针对目前龟类饲养者大都是分散在城乡的家庭、饲养规模都不大的具体情况,笔者现介绍一种节能的小型控温室的设计及其使用方法如下。

  1、 温室的设计

  温室的大小因地制宜,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最小的温室占地面积只有3米2,长2米、宽1.5米、高1.6米,内设3层,可养龟300只左右。这种袖珍型可移动的温室,一般将温室放在室内,具有双重保温效果。温室的底面和四面墙体采用5厘米厚的泡沫板构成,板块之间的接缝要削成斜面用胶水粘固。温室的顶部采用“万通板”或“太阳板”双层保温结构,两层间隔10厘米左右,确保透光增温保温效果。为保持温室内空气新鲜,设双向换气扇一个,安装在朝室外一面的墙体上方,适时打开,每次换气时间不要太长,以防热能散失太多。养殖时,分别在3层架上放置100厘米×50厘米×25厘米的塑料盆6只,盆内放若干瓦片,供龟休息、摄食。每盆0.5米2,可养60只左右。温室的中间设宽为60厘米的走道,在走道内侧放一只调温水盆,里面盛水,随着加温养龟的同时,此盆里的水也不断升温,供换水用。

  2、 自动加温控温

  温室面积为3米2,3层实际使用面积为9米2。进行空气加温时,温度可调范围10-50℃,功率可调范围250-1000瓦。一般控制空气温度为33℃时,水温将稳定在30℃,保持*恒温。根据实际需要,龟类所需温度不宜太高时可调低一点。多品种混养时空气温度可调至31-32℃,水温保持29-30℃恒温。对于3米2的温室实际使用照明电功率只要500瓦就够了。由于是自动加温控温,智能型自动化运行,除了不需要专人管理外,最重要的是非常省电。为了节约能源和避免烫伤龟类,控温养龟一般不主张直接进行水加温,而是通过空气加温来间接调控水温。

  3、 饲养管理

  控温养殖后,龟类在*温度条件下生长加快。一般商品龟要4-5年的生长期,经过加温养殖,只要1-2年就能达到。龟类的品种不同,生长速度也不同。一般龟类在自然条件下3-4年龄可达性成熟,体重250克。在人工控温养殖条件下,稚龟经1年饲养就可达250克以上,其中乌龟全程控温1年可达350克;七彩龟经1年控温养殖体重可达500克,2年达1000克,生长快的达1300克。由此可见,控温养龟能缩短养殖周期,发展潜力很大。

  龟类温驯,相互间友好相处,不攻击人类和其他鱼类(鳄鱼除外)。因此,龟类病害较少,一般养殖成活率高达98%以上。饲养管理注重“水、种、饵”的基础控制。水源水质要求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品质要纯正;使用营养比较全面的配合饲料。换水少量多次,使用PSB或EM活菌剂调控水质时,由于水质得到及时净化,以及需要保持良性活菌剂在水体中有一定的生物量,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因此也节省了换水所消耗的能量。在配合饵料中可添加促生长剂,如维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微量元素、活菌剂、酶制剂等。禁用激素促长,避免因残留最后伤害人类。饵料做成条状或团状,放在食料台(瓦片)上供龟摄食。每天投饵两次,日投饵量根据龟的吃食情况及时加以调整。综合防病采取内服外用的方法,内服药常用氯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等,外用药物常用生石灰、万消灵、二氧化氯和利凡诺等,如已使用活菌剂类,可改用食盐消毒,浓度为49%,浸泡24小时后换水。经常消毒,预防为主,将致病微生物控制在不导致发病的最低生物量内,是龟病预防的技术关键。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qxfdz2000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