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病虫情报 >  重庆大足县积极落实措施防治病虫害 保障大春粮食丰收

重庆大足县积极落实措施防治病虫害 保障大春粮食丰收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县植保部门结合定点调查和大面积普查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县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明显重于去年,发生面积在42万亩次左右。

  一、发生趋势

  1、水稻二代螟虫:由于杀虫双大粒剂防治水稻螟虫已连续使用二十余年,已使水稻螟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加上受5、6月份以来雨水多、气温低等异常天气的影响,我县一代螟虫的防治效果总体上比常年差,且防治极不平衡,个别田块的螟害率甚至高达38.2%。在拾万、龙岗、智凤等地调查78块不同类型田块,田间枯心率为0.15—7.36,平均1.43%。剥查二化螟的发育进度推测,二代二化螟卵孵高蜂为7月5—9日,二代螟虫防治适期为7月8—18日。

  2、稻瘟病:县植保站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回龙、国梁、金山、智凤等地田间调查,未发现稻叶瘟。据市场调查,我县种植的部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病力较差,个别品种对穗颈瘟高度感病,对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近年来,稻瘟病是我县重点监测的水稻病害,特别是后期的穗颈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稻瘟病老病区、常发区在水稻破口期如遇雨水多、温度大的天气条件,预计穗颈瘟将偏重发生。

  3、稻苞虫:6月2日在拾万等地调查,有虫田块达36%,平均百丛虫苞数为11.8个,化蛹率45%,结合近一段时间以来,雨日多、雨后闷热,有利于稻苞虫产卵繁殖的气候条件,预计今年我县第二代稻苞虫在沿山一带偏重发生。

  4、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截至6月20日止,还未发现集中的虫量迁入。据调查后分析,今年大面积发生稻纵卷叶螟的可能性不大。我县属稻飞虱的波及区,稻飞虱是否发生危害,还要取决于后期外地虫量的迁入峰次和数量。目前县植保部门正全力以赴监测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的发生危害,力争将“两迁”害虫的危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水稻纹枯病:近期在拾万、石马等地调查,病株率平均为1.47%。预计为中等发生,与常年发生面积相当。水稻生长后期,由于田间湿度大、菌源充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稻纹枯病的扩展蔓延加快,特别是长势郁闭,施肥水平高的田块发生较重。

  6、稻蝗、稻蓟马等叶面害虫:稻蝗目前仅零星发生,预计在沿山一带、溪河边的田块偏重发生。稻蓟马虽然发生较普遍,但发生程度仅为1—2级。

  7、玉米大螟、玉米纹枯病:田间调查,玉米大螟发生田块平均受害株率2.3%,玉米大螟预计偏轻发生。玉米纹枯病于5月25日田间初见,由于5月份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大,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危害有利,预计为中等程度发生。

  根据不同病虫发生特点,对诊下药抓好关键时期的病虫防治。各镇街应充分抓住7月上中旬这段关键时期,通过开展专业化防治,*限度地防控各种病虫的危害。为此,县农委在6月28日和金桥农机公司合作,启动了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工作,目前有整建制推进项目的镇街已经全部完成,为我县的高产创建和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植保专家为广大农户提出提出如下防治措施和方法:

  1、二代螟虫防治:

  (1)亩用40%毒死蜱乳油150克;

  (2)亩用杜邦康宽悬浮剂10毫升;

  (3)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250克;

  2、稻飞虱防治:亩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50克。

  3、稻瘟病防治:在破口至抽穗初期,有1%以上的剑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时,应立即施药防治。

  (1)亩用枯草芽抱杆菌10克;

  (2)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50克。

  4、水稻纹枯病防治:亩用10%井冈霉素20克,兑水50公斤常规喷雾,注意喷到植株的基部位置。

  5、稻苞虫、稻纵卷叶螟防治:亩用杜邦康宽10毫升+吡虫啉30克。

  6、玉米病虫防治:亩用18%杀虫双水剂250克防治玉米大螟;亩用10%井冈霉素20克防治玉米纹枯病。以上药剂兑水50公斤常规喷雾,以玉米苞及下部叶片、茎杆为重点,喷药时应周到均匀。

  由于水稻中后期多种病虫防治时期接近,各地可根据水稻生育进程和病虫发生的种类,将以上药剂选择性混合使用,从而提高防治效率。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uang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