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病虫情报 >  四川三台遭遇土蝗虫袭击(图)

四川三台遭遇土蝗虫袭击(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四川农村报 阅读数:

  7月中旬以来,三台县陆续发现土蝗虫黄脊竹蝗危害,涉灾面积达18421亩。此次黄脊竹蝗已使15个镇乡、96个村、684个社的8953亩竹子、3700亩玉米、5768亩水稻受到危害,竹林虫口密度高达100头/平方米-200头/平方米。

  灾情发生后,三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第一时间实地查看督促指导灾情,安排部署黄脊竹蝗防治工作。

  仔细辨别 认识危害性

  那究竟什么是黄脊竹蝗?其危害有好大?记者日前走访了三台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站长何华健。

  记者:如何辨别黄脊竹蝗,其危害性怎样?

  何华健:黄脊竹蝗是三台县主要的土蝗种类之一,是竹类植物的主要害虫。

  成虫:体以绿、黄为主,额顶突出使额面成三角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宽。触角丝状,复眼卵圆形,深黑色。后足腿节黄绿色,中部有排列整齐“人”字形的褐色沟纹;胫节蓝黑色,有刺两排。

  卵:长椭圆形,上端稍尖,中间稍弯曲。长径6-8mm,棕黄色,有巢状网纹。卵囊圆筒形,长18-30mm,土褐色。

  若虫:蝗的若虫叫蝻,共5龄。5龄蝻体翠绿色,前胸背板后缘覆盖后胸大部分。黄脊竹蝗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受害的竹林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1次即枯死,壮竹被害1次,2~3年内不发新笋,若连续危害也会枯死,被害竹杆内往往积水,竹纤维遭破坏,竹质变脆。吃光竹叶后从竹林迁移到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造成危害。

  去年黄脊竹蝗在三台县上新乡两个社发生,今年又在三台县西路的上新、建平、万安和古井等15个镇乡爆发,呈现蔓延态势,形势十分严峻。

  统防统治 做到“四个统一”

  记者:黄脊竹蝗危害性如此大,如何指导群众防治?

  何华健:针对黄脊竹蝗灾害,一方面是加强普查,明确发生情况和范围。各镇乡现已组织人员深入竹林和周边玉米、水稻等区域,展开普查,摸清竹蝗的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及时上报,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一方面是精心组织,防治做到“四个统一”

  统一宣传发动。各镇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版板等媒介,统一宣传黄脊竹蝗的防治技术,让广大老百姓统一行动起来,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

  统一防治方式。采取专业防治和群众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围歼防治。组织专业防治队伍重点采用高射程的喷雾器械,对重发区域的竹林等进行统一防治,围歼虫源,同时发动广大老百姓对周围已有发生的玉米田、水稻田进行防治,控制危害。在防蝗过程中注意防护,确保安全。

  统一防治时间。黄脊竹蝗有一定的迁飞能力,不同区域虫源容易相互影响,统一时间段进行防治才能达到*防治效果。各镇乡还应统一时间段进行防治。今年黄脊竹蝗在三台县大范围内爆发,大部分已处成虫期,应立即进行防治,以降低损失,减少来年虫源基数。

  统一药剂配方。根据植保部门提供的*药剂配方,统一药剂防治。今年根据三台县目前发生情况以及虫龄情况分析,*防治方式是进行药物防治,配方可亩用90%晶体敌百虫粉剂 100-150克加80%敌敌畏乳油40-50克进行喷雾,也可用烟雾剂进行防治。还可以选用90%马拉硫磷油剂,75%马拉硫磷油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

  联防联控 措施得力

  农口部门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调查统计、灾情分析、制定防治工作措施和技术措施,宣传防治知识。落实责任人和技术指导员对防虫工作进行跟踪监测、组织、检查、验收和记录。同时,组织专业防治队伍、药物和大小型机动喷雾器,发动群众集中开展灭杀工作。

  灾情所涉及镇乡迅速行动,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方针,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泛利用墙报、广播、电视、标语大力宣传黄脊竹蝗的危害性,坚持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相结合的方法,积极组织广大农户对所发生地块群防群治、联防联治,与此同时,各镇乡间还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切实提高镇乡之间、村社之间的联防效果,采取措施有效防控虫害扩大。

  目前该县购买的30台高射程、高压力机动喷雾器已全部送到相关镇乡;购买的30台一般机动喷雾器也全部到位;购买的80%敌敌国畏303件、90%晶体敌百虫粉362件全部下发到相关镇乡,能防面积19000亩。8月2日,全县累计出动机动喷雾器588台次、手动喷雾器5163台次,已防治7315亩。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uang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