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市场评论 >  鲜花产业链 创新合作模式突破产业瓶颈

鲜花产业链 创新合作模式突破产业瓶颈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花卉报 阅读数:

  访云南丽都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应雄

  开栏的话:

  20年的时间,云南鲜切花产业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新的历史时期,云南的花卉从业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值此之机,本报推出系列专访“云南企业家解读鲜花产业链”,由一路伴随云花成长的资深企业家、科研专家以及市场管理者,为大家解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畅谈他们的发展心得、经验教训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承前启后助力产业发展。

  高品质鲜切花实现规模化产出是近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目标,但提升品质的实际进展却非常缓慢,以农户为主体的生产者构成、小而散的生产方式是限制鲜切花产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面对瓶颈,行业主管部门和从业者也在谋求突破,农民合作社的大量涌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市场+农户”等一系列创新合作方式,都表现了行业希望通过联合的方式整合资源,通过统一培训、统一管理来提升行业水平。

  云南丽都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目前企业带动农户模式中较为成功的范例,企业提供种苗、产品分级、质量监督、物流销售等服务,农户专心从事生产管理。丽都公司董事长朱应雄介绍:“产品价格和利润透明是企业与农户实现长远合作的基础,不论是哪一种合作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销售产品,实现生产者利益*化,因此市场是各种模式都不能摆脱的关键因素,云南的花卉产业发展也得益于大市场的建立。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度越来越高,也会出现一种更高级别的合作模式,也就是“公司+品牌+农户”模式,产品销售依靠品牌来带动。品牌诚信度及价值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企业需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品种技术来塑造品牌影响力。”

  中国与日本、欧洲等花卉发达国家的大农经济不同,我们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主产区的花农往往只有几亩地甚至几分地,缺乏规模效应,而单纯依赖龙头企业带动的力量有限,进而催生了花农合作组织这种现阶段大范围存在的合作形式。在鲜切花产业过去10年的发展进程中,花农合作组织贡献巨大,事实证明合作社的形式是可取的,但伴随产业发展的步伐,合作社也面临着很多阻碍。朱应雄说:“缺乏监督机构、扶持资金和项目补贴无法合理分配,工商、保险等单位无法与合作社对接等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我觉得合作社能否实现公司化的运营管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现在我们眼中的合作社仅仅实现了一个销售机构的功能,其它功能还不健全,希望随着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能实现突破。”

  此外,现在很多贸易企业和批发商都在推崇订单模式,农户根据销售商的订单进行生产,销售商制定保护价格保障花农利益。朱应雄认为这种方式短期内还不能成为主流。

  “订单生产对生产者和销售商都提出了很高要求,销售商必须对市场做出预判并制定价格体系,而生产者则要保证产品品质和供货时间,而目前我们的产业水准还达不到要求。也许少数几家有实力的贸易商能做到半订单半采购的模式,但绝大多数批发商还不具备保障农户利益的能力。”朱应雄对记者说到。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c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