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播种期是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种传病害的关键时期,也是预防锈病、白粉病、蚜虫、灰飞虱早期危害、减轻早春发生程度的有利时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我省各级植保部门及早动手,各项麦播期病虫防治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组织病虫基数普查,发布趋势预报。9月份以来,全省植保部门共出动1500余名技术人员,对全省地下害虫和吸浆虫虫口基数进行了全面普查,共挖土15123方,基本澄清了不同种类地下害虫的田间虫量、种群动态和分布区域,明确了麦播期防治的重点区域和范围。9月28日省植保站发布了“2011年秋播地下害虫发生趋势预报及吸浆虫基数通报”,为各地制定麦播期病虫防控技术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及早安排部署小麦全蚀病防控工作。9月10日,省植保站在开封召开了全省小麦全蚀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刘满仓副省长对《河南省农业厅关于我省小麦全蚀病防控情况的报告》的批示精神,要求各地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再接再厉,切实加强秋播期小麦种子检疫监管和除害处理。会后,专门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小麦全蚀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产地检疫管理,实施综合防控措施。充分利用好小麦病虫害防治资金、高产创建资金等,购买对路农药,实施统防统治,控制病害传播蔓延。9月底,省植保站又编印了3.5万份“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问答”宣传贴图发往全省各地,要求尽快分发张贴到全蚀病发生区域所有村民小组和农民技术骨干。
三是制定麦播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见和技术方案。9月22日,省植保站印发了《河南省2011年麦播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见》,明确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黄花叶病、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等重点防控对象,同时预防锈病、白粉病、蚜虫、灰飞虱等苗期病虫害。初步计划今年我省麦播期药剂种子处理面积7000万亩,土壤处理1500万亩。各地也都结合实际,制定了技术方案,切实抓好关键环节、关键技术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四是建立了一批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区。9月23日,省植保站印发了《河南省2011-2012年度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示范方案》,明确25个重点县为省级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区,要求各地选好示范地点,规范设置对照区域;优化示范方案,提升技术水平;扩大统防统治,加强辐射带动;强化系统调查,做好总结分析;争取领导支持,创新工作机制。强调要在总结近年示范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从麦播开始,进一步优化全程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强化农艺和植保机械融合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作业示范,重点增加绿色防控技术内容,努力争取在节本增效、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五是加大技术宣传推广力度。省植保站利用《河南农业信息网》、《河南植保信息网》、河南科技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发布了“麦播病虫防治技术意见”,在《河南电视台》中原植保栏目播出了2期麦播病虫防治专题节目。各级植保部门也采取多种方式及早开展了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截止目前不完全统计,全省已举办专家电视讲座250场次,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班500余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近10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明白纸等160多万份。目前,技术培训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省站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是提前搞好防控物资的准备工作。截止9月底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筹措小麦全蚀病防治专项资金500多万元,各级农业植保部门通过政府招标提前采购苯醚甲环唑(敌委丹)、全蚀净、适乐时、立克秀、戊唑醇等高效杀菌剂近30余吨,为重点区域开展防控示范用药提供了保障。另外,从目前全省农资市场供应情况看,各种杀虫剂、杀菌剂能够满足麦播期病虫防治需求。
下一步,我省植保植检部门将进一步加强麦播病虫防治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和督促指导,努力提高麦播期病虫效果,确保一播全苗、壮苗越冬,为全面控制病虫为害,减轻明春防治压力,夺取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