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巴州地区各县市农业部门,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要求,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数字植保”新理念,逐步形成纵向分级负责、横向联合协作的病虫防控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有害生物的预警监测,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11年,巴州病虫、草害发生面积254.16万亩次,防治341.91万亩次,为中度发生年份。其中,病害发生面积27.34万亩次,防治面积23.82万亩次;虫害发生面积1.4.82万亩次,防治面积143.09万亩次;农田杂草发生122万亩,防治175万亩;发布病虫害预报149期,其中州站发布15期,并将每期测报及时报送自治区植保站及各县市、乡镇农技站,并在巴州农业信息网及时发布。预报准确率中、长期为85%,短期为95%以上。全州共发布动态163期,月报表30期,其中州站动态17期,月报表3期,周报表50期。全州共发布电视预报74期(汉文45期,维文27期),其中州站5期。
二是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机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州、县农技部门针对巴州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有害生物发生为害的特点,建立、推广了棉蚜、棉铃虫、小麦锈病、蝗虫、老鼠、果树病虫害等应急防治预案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封锁扑灭机制和督导检查机制,同时结合焉耆、和静、库尔勒、轮台、尉犁五县(市)国家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项目的建设,开展了全州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从而提高了重大病虫的应急控制能力,有力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同时推广生物多样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诱控技术、毒饵站灭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生态调控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
三是加强有害生物的专项调查监控,做好植物调运检疫、农业行政执法工作
按照自治区植物保护站的安排,结合巴州地区病虫疫情的现状,在我州境内曾先后对梨枯枝病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马铃薯甲虫、西花蓟马、大豆疫病、葡萄根瘤蚜、红火蚁等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专项调查。2011年重点加强对扶桑绵粉蚧的监控。对进入我州的花卉车辆进行跟踪检查,共出动车辆145车次、调查人员356人次,调查花卉市场和蔬菜温室大棚1590个(次),调查花卉共计18.8万余盆,代表面积14900亩;调查棉花面积71180亩,代表面积83万多亩。全州各县市共张贴 关于“扶桑绵粉蚧的公告通知和图片”270份,发放宣传资料1015册(张),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人员850人次。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及《农药管理条例》的要求,严格把关,做好调运检疫、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所有检疫人员放弃节假日、双休日,坚持做到全年轮流值班,方便群众办事,严防检疫对象的外传。截止目前,巴州地区的调运检疫涉及到小麦、玉米、打瓜、杏干、桃胡、甘草、红花、香梨、伽师瓜、哈密瓜、辣椒等18种农作物产品及部分种子1.12万批次,2045万吨。2011年巴州地区共出动农业行政执法车辆150多车次,出动执法人员780多人次,检查经营商户312家,整顿市场37家,查处农药违法违规案件35起,其中立案查处25起、结案24起、涉案人数31人,共查处农药1350公斤,货值38万元,其中查获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数量24.5公斤,挽回经济损失155万元。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