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南京日报数字报刊 阅读数:
天寒地冻,农闲时分,普通农田里正是空空荡荡的时候。但是在高淳县淳溪镇靠山背林果专业合作社的800亩蔬菜基地里,20多种蔬菜长势正旺。在农业技术员的精心照料下,这些蔬菜即将成熟,丰富南京市民过年的菜篮子。记者近日来到该蔬菜基地探访,看技术员们如何照顾蔬菜过冬。
在村口,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光秃秃的黑褐土地。农技员许小牛告诉记者,这些土地都是轮作种植,前一茬水稻已经收割,等今年开春种蔬菜,土地现在就这样裸露着,等到下雪结霜的时候,霜雪覆盖在土壤上,能够冻死里面的害虫。
跟随许小牛的脚步,记者穿过裸露的土地,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有些棚壁的薄膜被掀了起来,露出了棚内绿油油的蔬菜。“这是青菜,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及散热,不然会捂坏的。”在大棚里,许小牛一边捏捏青菜的叶片,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记者看到,本子上详细地写着每个大棚的蔬菜种类、种植时间、种植数量、洒肥料的种类或预计收成时间等等。“这个棚子里的青菜叫‘矮脚黄’,是比较常见的品种,下周就要上市了。这种蔬菜对气温要求较低,每天可以通四五个小时的风,现在叶片还比较湿润,再通风个把小时,就该把薄膜放下来了。”
一旁的大棚里种着西红柿,整个大棚被两层薄膜覆盖着,一走进大棚,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暖气,西红柿地面的根茎部位还被一层黑色的地膜覆盖着。“西红柿对气温要求较高,棚内温度要保持在20摄氏度,地膜可以保持根茎的温度,顶上两层薄膜是为了防止热量散失。这么高的温度很容易产生冷凝水,落到植物上会损害叶片。我们去年采用了无滴大棚,能够让水汽不在棚顶凝结滴下,而是顺着棚壁流向两边,这就防止了冷凝水对蔬菜的危害。”许小牛说。
放眼远一些的大棚,记者看到有几个工人正进进出出忙碌着。许小牛说,这是基地去年试种的日本草莓。每垅草莓中间都有沟渠,每天早上7点半和晚上5点钟要各注水一次,保持草莓的湿度。每天早上8点要将大棚侧面的塑料布掀起,通风降温,减少蒸发,到了下午3点半左右放下。“草莓很娇贵,极易遭受病虫害的攻击,尤其是炭疽病,会使根茎发黄变死,一棵病了还会传染其他的,如果技术员不细心检查,及时拔掉受害苗的话,一大片草莓都会受到感染。”
记者注意到,每个棚子旁边都放了几个木制的耙子。许小牛解释说,这是担心晚上临时降雪,压坏大棚。“记得2008年那年冬天下大雪,所有技术员和工人晚上都睡不着觉,爬起来清理大棚上的积雪,唯恐把大棚压塌了。”
蔬菜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作社大概有二三十户农民,平均每户年均收入能达到两万多元。不过,最令合作社头疼的是,现在基地都讲究科学种田,但农村大多是土专家,还是凭着以前两三亩地的种法,蔬菜产量远没有山东等地高。就拿给蔬菜过冬来说,外地有些基地有空调、地热线等设备,动辄都是几十万的投入,合作社无力负担。“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农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城里农业技术专家也能多到农村来指导,帮我们提高蔬菜产量。”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