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民和县地处青海省东部,63.5万亩的耕地面积中,一半以上位于浅脑山地区的干旱地,在这种环境中,民和人硬生生创出了“全国产粮大县”,种出一个活生生的“民和模式”。这是一个奇迹,一个靠科技创造的奇迹。
在民和县的发展进程中,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1年全县推广种植的32万亩全膜玉米和马铃薯,在经受50年一遇旱情的情况下仍实现了丰产增收,粮油产量居青海省第一,成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
2009年粮食总产达到1.3亿公斤,2010年上升至1.8亿公斤,2011年突破2.1亿公斤,从2007年开始粮食生产实现5连增,这一连串数字对于全国其他产粮大县来说,并没有什么稀奇。但是你要知道,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耕地面积,民和在青海都排不到前几位。2008年之前,全县粮食总产量也一直在7000万公斤上下徘徊,个别好年景到过1亿公斤。这个来之不易的成绩,靠的是科技。
“我们用7公斤的地膜就解决了1亩地的粮食生产问题,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日前,民和县农业和科技局副局长马成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8年,民和县初尝科技甜头。作为“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推广试点,当年种下马铃薯和玉米4650亩。结果玉米平均亩产超过700公斤,无论是产量还是收入,都是以往正常年景的6倍以上。马铃薯平均亩产超过3000公斤,亩均增收也超过650元。
民和县委书记赵雄曾就此表态:“我们终于找到了干旱山区的一条出路。从此以后,推广这项技术就是民和的头等大事!”到2011年,民和县完成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面积32万亩,占青海省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的37%,成为*的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区。
民和县县长沙德林感慨地说:“这种技术改变了旱作农业收入小而分散、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局面,对我们而言,是一场革命性突破。”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