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疾病防治 >  肉牛炭疽病防治

肉牛炭疽病防治

畜牧家禽网  来源:新农技术 阅读数: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增大、皮下和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为特征。

  1、病原及流行病学。

  (1)病原。炭疽杆菌,呈革兰氏阳性,为兼性需氧菌,有荚膜,无鞭毛。病畜体内的菌体不形成芽孢,一旦暴露空气中,在12~42℃条件下,可形成芽孢。

  (2)流行病学。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草食动物最容易感染,包括羊、牛、驴等,猪感受性较低,犬、猫最低,家畜一般不感染。人也易感。本病在夏季雨水多、洪水泛滥、吸血昆虫多易发生传播。本病主要经采食污染的草料和水而感染,其次是通过吸血昆虫叮咬皮肤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5天。

  最急性型突然昏迷、倒卧,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全身颤栗,临死前天然孔出血。病程数分钟至数小时。

  急性型最常见,体温上升到42℃,少食,在放牧和使役中突然死亡。有的精神不振,反刍停止,颤栗,呼吸困难,黏膜呈蓝紫色或小点出血。先便秘,后腹泻带血,有时腹痛,尿暗红,有时混有血液。濒死期体温下降,气喘,天然孔出血,痉挛,一般1~2天死亡。

  亚急性型病情较慢,在喉部、颈部、胸前、腹下、肩胛或乳房等部皮肤、直肠或口腔黏膜等处发生局限性炎性水肿。初期硬有热痛,后变冷而无痛,中央部可发生坏死,有时可形成溃疡称炭疽痈,可经数周痊愈,有时可转为急性。病程数日至一周以上。

  (2)病变。急性炭疽病为败血症病变。炭疽尸体腹胀明显,尸僵不全,天然孔有黑色血液,黏膜发绀,血液不凝呈煤焦油样。全身多发性出血,皮下、肌间、浆膜下胶样水肿。脾肿大2~5倍,脾髓软化如糊状,切面呈砖红色,出血。肠道出血,有的在局部形成痈。

  3、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在经常或近2~3年内曾发生炭疽地区的易感动物,每年应作预防接种。常用疫苗有无毒炭疽芽孢苗及炭疽第二号芽孢苗。这两种疫苗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2)扑灭措施。

  发生该病时,应立即上报疫情,划疫区,封锁发病场所,实施一系列防疫措施。病畜隔离治疗,可疑者用药物防治,制定健康群应紧急免疫接种。

  ①血清疗法:抗炭疽血清是治疗病畜的特效制剂,病初应用有良效。皮下或静脉注射,必要时于12小时后再注射1次。

  ②药物疗法:可选用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以磺胺嘧啶较好。

  ③消毒:全场应彻底消毒,病畜躺过的地面,应把表土除去15~20厘米,取下的土应与20%漂白粉溶液混合后再行深埋。污染的饲料、垫料、粪便应焚烧。畜舍用20%漂白粉溶液或10%烧碱水喷洒3次,每次间隔1小时。尸体应焚烧或深埋处理。

  ④封锁:禁止动物出入疫区和输出畜产品及草料,禁止食用病畜乳、肉。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15天时解除封锁,解除前再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c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