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病虫情报 >  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玉林

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玉林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这种植物在国外被称为“一分钟一英里杂草”;它恶名远扬,是世界上十大恶性杂草之一。薇甘菊,目前已经入侵玉林市,玉林林业部门提醒广大群众,一旦发现它的踪迹要马上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将其消灭。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玉林市

  据了解,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以来,已广泛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2009年前后,薇甘菊传入陆川县,致使陆川县成为广西首个受薇甘菊入侵的县,当时发生地点主要为铁路公路沿线水边、沟边、田边和庭院、农闲荒地;2011年4月以后陆续出现薇甘菊侵染林缘、攀爬林木现象;到2011年9月又在博白、北流市发现薇甘菊零星分布点。目前,已有陆川县、北流市、博白县3个县(市)14个乡(镇、林场)有薇甘菊分布发生,其中以陆川县发生分布面积*,主要分布在林地、道路两旁和农用荒闲地等处。

  植物杀手,长速迅猛

  据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薇甘菊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为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它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对所有的树木都可造成威胁,通过其攀爬缠绕覆盖,重压树冠顶部、限制光合作用,造成成片树木枯萎死亡,同时分泌化学感应物质抑制周围植物生长,形成单优势疯长群落。它的生命力极强,既可以通过茎节、节间生根形成新植株进行无性繁殖,也可通过种子(每株能产上万粒)远距离传播进行有性繁殖;生长迅速,每条新枝每天的生长长度可达24厘米。

  它的叶子呈三角形至卵形,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状圆粗齿,花呈白色,细小有微香。据介绍,薇甘菊于枝端簇成细小的头状花序,种子具冠毛且细小,易借风力进行较远距离传播,叶对生,茎有棱,茎上有白色短毛;芽腋生,但一般只有一侧的腋芽长成新枝。

  齐心协力,一起消灭它

  疫情发生后, 玉林市林业局成立了“玉林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领导小组”,并同时要求有薇甘菊发生县(市)林业局,及时组织开展疫情除治工作,对新发现孤立疫点及时清理拔除。玉林市森防站于2011年9月22日在陆川县举办全市薇甘菊监测防治技术培训班,对全市及区直六万林场、博白林场主要森防技术骨干进行集中培训,陆川县也举办了由各乡(镇)林业站领导和主要技术人员参加的“薇甘菊的形态识别及其发生、危害、防控技术”专题培训,除治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陆川县林业局分别对清湖、古城的4个小面积零星分布疫点组织开展了人工拔除清理工作;陆川县温泉镇碰塘村、博白林场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桉树林基地组织开展人工清理,并结合除草剂除治试验、示范,为下一步全面开展除治积累经验。林业部门对有薇甘菊侵入林地的林主发生区发出《限期除治通知书》,指导和动员林主开展除治工作,提高防治成效。去冬至今,全市共实施薇甘菊防治作业面积234.7亩。北流市和博白县对目前薇甘菊发生区全部喷洒了除草剂进行防治。陆川发生面积较大,目前采取人工铲除和喷洒除草剂防治,对林地的零星分布的进行人工铲除,实施防治面积112亩。

  另外,玉林市森防检疫站也公布了薇甘菊除治可采用人工持续清除和除草剂化学防治方法。林地除治方法有:一是在每年3月至10月间,人工将攀爬在林木上的薇甘菊连根拔除、堆沤或焚烧;二是对林木直径1米范围内的进行人工铲除,对林木间空地的薇甘菊用“森草净”或“草甘磷”等除草剂进行喷洒,彻底清除根系;三是在发生薇甘菊的林地中,引种寄生植物田野菟丝子,使其寄生在薇甘菊的嫩枝、嫩叶和嫩茎上,通过吸取薇甘菊的营养供其自身生长,达到杀死薇甘菊的目的。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uli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