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湛江二代虾苗亲本大量死亡,疑二代亲虾携带病原

湛江二代虾苗亲本大量死亡,疑二代亲虾携带病原

畜牧家禽网  来源:南方农村报 阅读数:

  进入2月下旬天气开始回暖对虾养殖也即将迎来新一年的投苗期。为能在春季种苗市场上分一杯羹各虾苗场陆续开始筹备生产。

  但是对众多的二代虾苗场而言今年的虾苗市场大蛋糕有点难啃主要原因不是虾苗难卖而是由于不明原因导致亲本大量死亡苗场缺乏二代亲本无法育苗。这是近十多年来首次出现苗场缺乏二代亲本育苗的现象。

  死亡发生在剪眼柄之后

  “近段时间很多苗场的二代亲虾死亡较多。”湛江鼎盛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永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不论是东海岛还是遂溪县的苗场都出现类似的情况而且较为严重。

  据了解二代苗的亲本一般都是一代苗养成的商品虾。一代虾苗经8个多月的养殖规格长至15支/斤性腺也发育成熟。苗场挑选收购此类大规格的对虾运回苗场后继续养殖经再次淘汰选择后的对虾则可作为二代苗亲本。目前华南地区二代虾苗的主要产地是湛江东海岛及遂溪。

  东海岛一家水产种苗场总经理武昶(化名)亦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证实当地生产二代虾苗的中大苗场约有10家其中有两三家每天出苗量达1亿尾的苗场近段时间购买的二代虾苗的亲本都离奇死亡其中有一家苗场连续进了5批二代苗亲本共计数万对基本全军覆没。

  据粗略统计仅这几家苗场死亡的亲本总量已高达20多万对。他估计整个东海岛的苗场二代亲本全年需求量约为40多万对如今死亡的二代亲已有30多万对。由于缺少亲本这些苗场的生产工作基本处于半停滞状态。

  武昶表示近期二代苗亲本都是剪眼柄后出现大量死亡。他还透露有部分苗场的二代苗亲本虽然没有全数发病死亡但孵化出来的幼体数量少活力不足质量差培育成虾苗的质量也不高成活率很低不足正常水平的一半。

  怀疑二代亲虾携带病原

  在武昶看来今年的二代虾苗亲本发病死亡原因很蹊跷。他说绝大多数的亲本都是剪眼柄后大量死亡而在这之前却没有任何异常。

  “按理说苗场的操作技术都很成熟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年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武昶表示这些亲本在养殖场的时候看起来质量还挺不错的苗场自身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挑选一番后才购买。“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二代亲本出现大量死亡这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湛江恒兴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蔡玉认为这或许与亲本的来源有关。出现死亡的亲本基本全是从外界收购回来的大规格商品虾而一些自己选育二代亲本的苗场却没有出现此类情况。“别人养的究竟是不是一代虾苗都还很难说更不用提质量了只有自己养的才能保证质量问题可能出在这里。”

  有业内人士指出虾苗场的亲本都是在车间内养殖外界的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这么多苗场的亲本都出现死亡最有可能是亲本自身出现了问题。”去年对虾病害严重养殖一代苗的池塘发病率较高水体中存在的大量病菌对对虾的健康威胁较大。由于二代亲本都源于一代苗他怀疑今年的二代亲本可能因携带病原而导致质量下降。

  该人士还表示以前由于二代亲本来源广、产量多价格比一代亲本便宜几十倍苗场对二代亲本的各类病菌病毒的检验检疫远没有一代亲本严格。“尽管虾的各种表象看起来较好但一剪去眼柄受伤的亲本有可能被携带的病菌病毒感染发病死亡。”

  二代亲本涨至50元/对

  蔡玉表示苗场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二代亲本多是于2010年年底购回在今年只需补充少量亲本。今年开春后原计划用于育苗的亲本却出现大量死亡苗场的生产计划全别打乱苗场急需重新采购补充亲本。由于大规格虾极少这导致了二代虾苗亲本供应极为紧张亲本的价格也因此猛涨。

  由于去年病害严重华南各地养殖成功率低养成的商品虾(40支/斤)比往年大幅减少大规格对虾的存塘量更少。在今年春节期间15支/斤的大规格对虾塘头收购价飙升至100多元/斤。由于这个冬季广东的天气较冷大规格虾过冬有风险大。原先不少养户打算将虾存塘待过冬后再按亲本出售。因担心对虾冻伤受损 养户趁高价都将虾出售大规格虾一度稀缺。

  武昶表示目前在东海岛二代亲本的缺口至少有数十万对严重失衡的供需关系导致二代亲本价格猛涨从原先的15-20元/对涨至50元/对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到。亲本的价格还有望继续上涨。“以前最不缺的就是二代亲本今年缺二代亲本倒是首次。”

  当地业内人士表示二代虾苗亲本供应不足今年的二代苗产能肯定受影响价格将会上涨可能导致原先打算投放二代苗的养户因缺苗而转向养殖一代苗这对一代苗的销售反而有利。武昶提示今年第一造虾的种苗供应十分紧张养户应及早计划并多联系几家苗场以免错过投苗期。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nsj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