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进入4月份以后,各地小麦陆续开始抽穗、扬花、授粉灌浆,小麦生长就进入了中后期。这个时期是小麦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灌浆期,是小麦一生中病虫害发生最多的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时期,控制好该时期的病虫害对小麦丰产增收至关重要。
淮北地区小麦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小麦锈病(条锈、叶锈)、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虫害主要有小麦穗蚜、吸浆虫等。防治上要掌握如下要点:
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要严格遵循“准确检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打点保面、降低菌源基数、减缓流行速率,采取“一喷三防”措施,开展大面积专业化防治,具体操作时力争达到规范化防治。即定人、定点、定时进行检测;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配制、统一施药进行防治。
“一喷三防”是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喷药可达到防病、防虫、防倒伏(防干热风、防早衰)的“三防”效果。需要主意的是,严格按照农药复配、混配的比例进行。“一喷”要因病虫而异。比如防锈病要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药剂可用三唑酮或烯唑醇按农药使用说明兑水30~50公斤进行全株喷洒,每隔七天喷一次,共喷两到三次。
防控时期也是关键,一定要在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其中小麦锈病的防治指标是病株达到5~10%。小麦白粉病防治指标病株率达60%以上、个别病株旗叶开始出现病斑,但对高肥水田块、易感病品种地块要及时对病点片进行挑治,以控制其蔓延。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若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有三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气温在15度以上,就会造成大流行,应立即进行小麦赤霉病预防。小麦赤霉病与吸浆虫、蚜虫的防治,*防治同属一个时期,即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采取“一喷三防”措施,用烯唑醇或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加菊酯累农药或氧化乐果,再加磷酸二氢钾、按说明标准兑水30~50公斤,在傍晚或早上对穗部上下十厘米处喷药,每隔十天喷一次,共喷两道三次,也可选用氰烯菌脂按说明标准施药喷雾防治。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