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阅读数:
低碳农业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
近年来,本市农业主管部门和武清、宝坻、蓟县、静海等有关区县通过大力发展“猪沼菜”、农村可再生能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性耕作等方式,正逐步走上了一条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焦点
低碳之“猪沼菜”
绿色循环
眼下,正值“三夏”大忙时节。武清区的农民又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忙着到农业部门咨询如何给自家建一个沼气池,建沼气池已经成为该区农民农业生产追求的新时尚。武清区自2002年秋,推广“猪沼菜”三位一体沼气生态家园模式示范点以来,相当多的村庄建立起了“猪沼菜”低碳循环农业生产新方式,农民得到了实惠,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所谓“猪沼菜”三位一体工程,就是指农户饲养生猪,然后将猪粪冲入发酵池发酵,生成沼气,将沼气一路引入蔬菜大棚内,供大棚照明并提高大棚温度;一路将沼气引入农户家中,供农户洗澡、烧水、做饭之用,节约煤气、电力等能源。发酵后的废渣可用作蔬菜的肥料,废沼液喷在菜叶上还可起到灭虫的效果。试点建设表明,农户一年可增加收入3000余元,效益提高30%以上。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具有巨大的低碳环保效益。武清区黄花店镇蔬菜大棚负责人李学英就是一个低碳“猪沼菜”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在她的蔬菜大棚中,猪圈部分下方是一个5米见方的沼气池,好像一个魔术盒,日常的有机废弃物和猪粪便都会装进去,然后生成沼气。沼气保障温室日常照明,冬天还可以提高大棚温度。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沼渣被转化成无公害的有机肥料,为棚里的瓜果蔬菜提供着日常养分。李学英所在的农业合作社每个蔬菜大棚里都有一个棚内循环沼气池,每个沼气池体积10立方米,年处理垃圾16吨,年产气600立方米,节省优质煤550公斤。李学英高兴地说,“猪沼菜”三位一体方式,让她特别受益,每年每个大棚可减少成本投入超过800元。她还告诉记者,每当吃饭时分,村子里虽有菜香飘来,却不见炊烟升起,那是因为村民使用了沼气做饭,实现了低碳环保。
低碳之增加土壤有机质
据市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低碳农业的特征是“三低”,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有资料显示: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如果不生产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如果不施用化肥,可以降低30%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广泛增加土壤有机质,尽可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目前已开始在本市农业生产中得到落实。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对低产田来说,通过下列途径可以增加有机质含量,以培肥低产土壤。对高产田来说,由于有机质不断分解,也需要不断补充有机质。
据市农业局土肥工作站负责人介绍,土壤增加有机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增施有机粪肥。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河湖泥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本市已在武清、蓟县、静海等地大力推广有机粪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但瓜果蔬菜产量有了增加,品质更是得到了很大改善。二、提倡秸秆还田。研究表明,秸秆直接还田比施用等量的沤肥效果更好。小麦收割时,留20至30厘米高麦秆,经一个雨季的风吹日晒雨淋,到小麦再播种时,已变成半分解状态,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简单易行,省力省工,但在还田时应加施化学氮肥,避免微生物与作物争氮。目前本市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三、粮肥轮作、间作,用地养地相结合。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实行粮肥轮作、间作制度,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品质,活化已经老化了的腐殖质。目前,本市已在静海等地开展试验粮肥轮作、间作,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方式,开始起到很好的效果。
低碳之保护性耕作带来多赢
为激励本市农机企业研发生产新产品,鼓励农民进入低碳农机市场,促进农业生产节能减排,本市正在实施增加新型农机补贴标准,对部分小麦收割机报废更新给予补贴,引导农民报废老旧农业机械等措施。今年,列入本市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的96家农机企业的600种机具中有80%是新型低碳节能农机,涉及11大类68个品目,并首次将水泵等抗旱节水机具和粮食烘干机械纳入补贴范围,从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中专门拨出200万元,用于补贴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机具。目前,中央和市财政安排的6000万元补贴资金已经到位。
今年46岁的唐学兵,是武清区农机大户。他告诉记者,通过成立农机合作社,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开展低碳生态循环农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学兵农机合作社已有小麦收割机6台、玉米收割机6台、大型拖拉机6台、激光平地仪1台、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6台、秸秆还田机4台、变速旋耕机4台,农机固定资产达236万元,实现了小麦、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做到了低碳环保。2009年,全社在多个村推广使用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小麦一条龙作业,2010年免耕播种的小麦长势良好,秸秆粗、麦穗大,没有倒伏。据农业局测产,这种方法播种的小麦比传统方式种植的小麦每亩增产15公斤,深受广大农民欢迎。2010年,共完成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5000亩,成为津郊第一个推广使用低碳农机具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知名度的提高,找合作社作业的农民越来越多,合作社的作业纯收入近百万元,每个社员年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
武清区农机局专家介绍,该区实施低碳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的翻耕相比有比较突出的社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减少径流,防止水分流失;减少风蚀抑制沙尘天气;不烧秸秆,减少大气污染。生态效益:增加土壤储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土壤团粒结构和毛孔隙度增加,大孔隙减少。经济效益:减少了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专家建言】
发展低碳农业应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发展秸秆气化、固化,开发太阳能、风能、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快省柴灶、节能炕和节煤炉的升级换代,推进农业机械节能,降低化石能源消耗。转变生产方式,减少农田和畜禽养殖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增加农田土壤和草地碳汇。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高产、抗逆农作物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监测预警,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另外,还要建立低碳农业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大力开展低碳农业生产。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