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繁殖育种 >  乌骨鸡人工授精技术

乌骨鸡人工授精技术

畜牧家禽网  来源:新农技术 阅读数:

  一、人工授精的好处。  

  1.减少种公鸡的饲养量:人工授精公母比例拉大,节约了饲料及其他费用,成本降低。乌骨鸡自然交配的公母比例为1:5―7,采用人工授精后,扩大到1:30-40,少养了种公鸡,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饲养种鸡的效益。  

  2.提高受精率:乌骨鸡的自然交配授精率为85%左右,而人工授精则可达90%以上。  

  3.种蛋合格率高:种鸡平养时,难免有脏蛋、破壳蛋。采用人工授精改为笼养,种蛋清洁卫生,破损少,相应地提高了种蛋的合格率。  

  4.繁殖率高:用笼养乌骨鸡人工授精,不用单间配种,对育种工作是一大改进,而且记录方便、准确,使优良公鸡的后代加快扩群繁殖,从而提高了种群的生产水平,同时也减少了疾病的传播。  

  5.有利于“基因库”的保存。 

  二、人工授精种鸡的选择。  

  人工授精对所用种公鸡的数量和繁殖性能都有一些特殊要求,应根据公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在30日龄进行第一次挑选,在90日龄进行第二次选择,每10只母鸡选留1只公鸡。选择的种公鸡要完全符合本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且发育良好,体态健壮,双亲生产性能高,健康无病。在120日龄进行第三次筛选,每20只母鸡选留1只公鸡。在180日龄进行第四次选拔并对公鸡进行按摩调教,每30只母鸡选留1只公鸡,且留有10%―15%的后备种鸡。选留下的种公鸡应符合以下要求:头高昂、眼大而有神、双腿粗而壮、呜叫声音清脆悦耳、腹部柔软。采精按摩时肛门能外翻,并伴有全身羽毛抖动,肌肉有收缩感觉。泄殖腔大而宽松,条件反射灵敏,交配器能勃起,并能射精液。  

  种母鸡按育种或生产需要选择。要求健康无病,生长发育良好,泄殖腔宽松湿润,体型紧凑,生殖系统没有炎症。  

  三、采精技术。  

  1.采精方法。

  采精的方法多种,如按摩法、台鸡法、隔截法和电刺激法等。当前生产中最普遍采用的是按摩法,它安全可靠,简便,采出的精液干净,操作要点如下:  

  ①保定。通常2人操作。保定员 用双手各握住公鸡1只腿,自然分开,大拇指扣住翅膀,使公鸡头向后,尾部朝向采精员,呈自然交配姿势。  

  ②按摩。采精员左手手心向下,拇指及其余4指分开,紧贴公鸡,沿腰背向尾部轻轻地按摩2-3次,引起公鸡的性反射。  

  ③采精。当公鸡出现性反射时,采精员右手拇指与食指分开,中指与无名指间夹住集精杯,轻轻按摩公鸡趾骨下缘两侧,并触摸抖动。当泄殖腔翻开时,左手将尾羽拨向背部,拇指与食指分开,轻轻挤压泄殖腔,公鸡即可射精。随后右手迅速将集精杯口置于泄殖腔下方承接精液。  

  2.采精次数。  

  公鸡的射精量、精子的浓度与采精次数有密切的关系。采精过频,影响精液的质量。以每2天或3天采精1次为宜,这样的精液质量高。公鸡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等的含量必须符合要求,要定期给公鸡投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3.注意事项。  

  ①公鸡的调教。采精前必须对公鸡进行调教训练。首先剪去泄殖腔周围的羽毛,防止污染精液。每天训练1―2次,经3―4天后即可采取精液。多次训练仍没有条件反射或采不到精液的公鸡应予以淘汰。  

  ②公鸡的隔离。公鸡最好单笼饲养,以免相互殴斗,影响采精量。采精前4周将公鸡上笼,使其熟悉环境,以利采精。  

  ③采精前要停食。公鸡当天采精前1―4小时要停食,防止饱食后采精时排粪,影响精液质量。  

  ④固定采精员。采精的熟练程度及手势压迫力的大小均影响采精质量和品质,故最好固定采精员。  

  ⑤用具消毒。采精用具应经过刷洗、消毒、晾干或烘干后使用,必须坚持天天消毒。  

  ⑥精液的保存和使用。采集的精液应立即置于30--3592的保温瓶内保存,精液最好在采精后30分钟内使用,否则活力将会大大降低,影响种蛋的受精率。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c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