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卖了耕牛买"铁牛"木格农民造出微耕机走俏山区

卖了耕牛买"铁牛"木格农民造出微耕机走俏山区

畜牧家禽网  来源:西江日报 阅读数:

  又到一年春耕时。近日到广宁县木格镇采访,遇到丰田村74岁的村民罗邓方和他的老伴正用扁担抬着一台小型农耕机下田。抬到田里后,罗邓方往后一拉油门拉索,机器就“笃笃笃”地启动了,推动扶手架往前走,泥土随着机器底下的滚动耙不断翻转。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推着“铁牛”把3分地给翻松了。

  这台农耕机是罗邓方不久前新购置的春耕“好帮手”。机器体积不大,重约60公斤,两个滚动耙,一个油箱,两块挡泥板,一块拖板,再加一副方向把手,就是这架农耕机的主要配件。如此简单轻便的“铁牛”已经在木格镇铺开使用了,农民习惯称之为“微耕机”。

  以前靠耕牛翻地,不仅效率低,平时还得养牛看牛,自从有了微耕机,罗邓方和老伴就愁眉舒展了。“咱们见村里不少人都用这种微耕机,就买来试试,没想到还真的比较轻便,抬上丘陵地都行,对上了年纪的人特别好用。买这种农耕机,国家还补贴1100元呢,我只需付1800元,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了。”罗邓方眉飞色舞地说道。

  谈话间,一把声音在田边响起:“老罗,机器学会用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说话的人是同村的黄以悠,他正是这种微耕机的设计发明者。正值春耕时节,镇上不少农民购买了微耕机,他最近常常往村里跑,指导农民如何操作。

  看到自己的产品成为农民的“好帮手”,黄以悠感到很欣慰,因为当初设计发明微耕机的初衷就是希望让山区的农民受益。“木格镇是山区,地形复杂,水田分布的地方多是一些丘陵、山地,地块小且分布不一,大型农业机械派不上用场。加上近年来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村中的多是妇女和老人,他们不能腾出劳动力来看牛,而且现在留给农民放牛的场地也不多了。”黄以悠对记者说。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最初从事农具修理的黄以悠在10多年前就开始摸索,研究设计可以代替耕牛且适合山区使用的农耕机。不会画设计图,他就请人来画;不知道设计是否科学,他就一遍遍地试验。从最早的耙田船到现在的微耕机,黄以悠的农耕机在当地越来越受欢迎,而他原来几百平方米的小作坊也发展成3000多平方米的木格农机厂。当省里专家抱着怀疑的态度被黄以悠请来替产品作鉴定时,他们最后也不禁惊叹:在这个偏远的山区居然有人发明了微耕机。在各级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的扶持下,2010年,木格农机厂成为肇庆首家列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的厂家,这也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

  为了让当地农民体验到微耕机的实用,黄以悠前几年免费借给农民使用。今年42岁的孔亚六是最早使用微耕机的一批农户,因为丈夫外出打工,她成为家中主要劳动力。她向记者计算了一下工作效率:一头成年的耕牛每天劳作8小时,只能耕作1亩多水田,而微耕机在同样的时间则可耕作4至6亩水田。“如今买一头牛需要6000至8000元钱,还得养好它看好它,买微耕机却不到2000元钱。微耕机操作起来也简单,省时省油省力,还适应水田、旱地、菜地等多种地形耕作。”孔亚六还告诉记者,由于微耕机轻便,有些农民干脆就系上一根粗绳,坐在田边拉动机器就可操控了。

  如今,木格镇的农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卖了耕牛买铁牛,买了铁牛乐悠悠。”当中所说的“铁牛”就是微耕机。近年来,黄以悠的微耕机开始走出木格镇,在广宁其它镇及周边县的山区也渐渐走俏。前不久,还有邻近的镇将微耕机用作扶贫物资,为贫困户送上一份好礼物。

  “今年中央一号文进一步明确农机化科技创新方向,要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为提高农机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提供支持。”黄以悠兴奋地与记者谈起中央一号文件。因为在设计两代微耕机后,他今年正打算加大研制新产品投入,进行科技创新,研究制造更适应山区的农业装备,并希望微耕机可以走出肇庆,为更多山区农民所用。

  在黄以悠的微耕机销售店门前,一张“农机维修免费培训”的宣传纸引人注目。黄以悠说,他希望有更多人学会维修微耕机,这样就有更多人帮助山区的农民群众。“我希望农民朋友们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黄以悠真诚地说。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m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