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山西新闻网 阅读数:
说起大棚蔬菜科学种植,离石信义镇严村菜农王海荣自有一套。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离石小东川信义镇严村,在一座座去年新修的大棚里,记者看到菜农们正忙碌着换茬种植。据了解,有着十多年种菜历史的严村目前已经建起了100多个蔬菜大棚,群众依靠着科技种植无公害大棚菜步上了小康之路。
“传统的蔬菜大棚种植方式费时、费力,投入多、产出低,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在大棚内,正在施底肥的王海荣对记者自豪地“侃”起了自己的种菜经,“就今年来说,大棚的收入已经达到27000元,比刚开始的8000元多了近20000,就是依靠科技的缘故。蔬菜生长最关键的是适宜的生长环境,现在我可以很好地掌控光、温、水、肥、气对蔬菜生长的调节,利用山东蔬菜种植新技术,蔬菜的产量能够比以前翻番。”
“去年的时候,我的大棚都换上了自动卷帘机,以前需要雇人每天拉帘子,现在只要一合闸,就不用费心了,为我省了不少时间和力气。”谈到大棚种植机械化,王海荣感触最深。在他的大棚里,记者发现种菜设备越来越先进,浇水渗灌,施肥测土,蔬菜种植都逐渐走向了科技化、自动化。
“1994年,吕梁市启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政府给予我们很大的财力和人力的扶持。”说到种植大棚蔬菜之初,王海荣对吕梁市科协给予的帮助很是感激。就是从那时候起,他迷上了种大棚蔬菜这一行,一干就是16年,他也从当初的“门外汉”成为现在当地远近闻名的“种菜专家”。
2008年,吕梁市科协为当地引进山东第五代温室大棚,王海荣借此机会又学了一些新的技术。同时,市科协分两批陆续为当地培训了80多名农民技术员。区里也聘请山东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当地给他们讲解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村里还成立了山西科普惠农信义镇严村服务站。去年,政府给服务站安装了视频电话,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一旦遇到疑难问题,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视频向省里的蔬菜种植专家进行咨询。
“我有3个温室大棚,大棚一年能种两茬菜。现在种的这茬菜正好赶上春节时收,准能卖个好价钱。”借着多年的种菜经验,王海荣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种菜十多年来,我盖起了三间平房和一个小二楼,今后,我准备用注册了‘严村’牌的无公害蔬菜商标,将蔬菜统一包装,扩大市场,再买个卖菜的小面包车,向年收入10万元努力!”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