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沃小强:科技成就绍兴菜王

沃小强:科技成就绍兴菜王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沃小强是浙江绍兴县齐贤镇八字桥村的种菜大户。2008年初,他放弃经营多年的五金厂,租下30亩农田从事蔬菜生产。三年后,他的蔬菜基地面积达305亩,年产蔬菜854吨,产值218万元,成为绍兴县种植面积*、产量最高的蔬菜种植户。

  “门外汉”变“种菜王”,产品卖上世博会

  沃小强1990年初中毕业后在镇上开办了五金厂,经营企业形成的三角债,一直令他很烦恼。“你喜欢收现钞,索性来从事农业吧。”朋友的一句玩笑话,令沃小强为之一振:民以食为天,种植高质量的蔬菜前景一定很好。2008年1月,35岁的他带着妻子,租下八字桥村的30亩农田种起了蔬菜,并举家从镇上搬迁到田头的临时仓库。

  初涉蔬菜生产,他发现种菜靠天吃饭,始终面临着被晒蔫、被冻坏、被淹死、被吹伏的危险。为了改变看天吃饭的现状,他毅然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用于改进生产条件。3年多时间里,在县、镇财政的扶持下,基地共投入资金458万元,搭建钢管大棚285亩,兴建机耕路3500米、灌排渠道5800米、蓄水池1000立方米,安装喷滴管150亩、防虫网3000平方米,配置微耕机3台、农产品(12.80,0.09,0.71%)质量检测仪1套。规模化、设施化基地的建成,有效规避了自然风险,为时令蔬菜的常规化生产、批量化供应夯实了基础。

  目前,基地生产的蒲子、南瓜等产品远销杭州、上海等地,“四季沃”和“沃老大”两个品牌已小有名气。2010年,沃小强成为绍兴县*的世博会供应商,共向世博会供应了400多吨蔬菜产品。

  蒲子嫁接南瓜藤,上市早卖相好

  在拓展基地规模、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沃小强坚持走科技种菜之路,用新技术来提升生产水平,实现高效蔬菜的目标。

  蒲子是绍兴县种植面积最多、销量*的蔬菜品种。连年栽培,导致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时常重发。药剂防治,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成本高,影响品质,污染环境。

  2009年2月,在一次“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活动中,县蔬菜站的技术人员介绍说,如将蒲子嫁接在南瓜藤上,不仅可以避免连作病害,而且能增强蒲子抗寒能力,提早上市。沃小强听后怦然心动,在蔬菜站的指引下率先种植了2亩嫁接蒲子,进行栽培试验。“别小看这些南瓜,它们的根系特别发达,能深入地下3米,吸收大量水分和养料,所以能为蒲子提供大量养分,而且能抗冰冻、抗病虫害,连作时也不会影响下一阶段的蔬菜种植。”沃小强在技术分析中这样写道。

  11月中旬,等到蒲子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后,他将蒲子秧苗嫁接到南瓜藤上。由于是首次嫁接,没有任何经验,刚嫁接完时,他在大棚内守护了一个星期调控温湿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值得庆幸的是,蒲子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此后,沃小强对照着科技指导书,起早摸黑培育嫁接蒲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第一批嫁接蒲子赶在2010年春节前上市,实现了本地蒲子供应春节市场零的突破。

  “与种植普通蒲子相比,虽然每亩嫁接蒲子要增加100元左右的成本,但每亩能多产1500公斤,并且上市早、卖相好,可以作为高档蔬菜销售,因此利润很高。”沃小强深有感触地说,“种蔬菜必须靠科技、靠技术创新,才能喝上头口水。”

  “高温蒲子”第一人,填补本地市场空白

  绍兴大棚蒲子一般在3月底4月初上市,6月中旬采收结束。7~8月份,由于温度高、湿度大,暴雨、台风频发,本地蒲子成活率大都不高,偶尔有种活的,长出的蒲子普遍色泽暗淡、商品性差。怎样才能填补本地蒲子又一个市场空白,成了沃小强心头的一个结。

  2010年6月初,在浙江省农科院的技术帮扶下,沃小强利用已有设施,采取银黑双色地膜覆盖蒲子苗、促根栽培的方法,试种了1亩“高温蒲子”。“上面一层银灰膜的反光功效,祛光、祛病、降温;下面一层黑膜的保护作用,保肥、防雨、排涝。”沃小强明白,“高温蒲子”要长好,培育管理更关键。秧苗移栽后,他时常穿梭在大棚里,检查地膜是否有裂口、秧苗有否被烤焦,从补水到覆盖,无一不亲手劳作。7月3日,第一批“高温蒲子”采摘上市,随后的40多天时间里,每天都有新鲜的“高温蒲子”运往绍兴农贸市场。沃小强因此成了浙江省平原地区“高温蒲子”第一人。

  今年,沃小强将“高温蒲子”种植面积扩大到45亩。6月底,第一批20亩蒲子开始上市,日产量在2000斤以上,市场价格在每斤4元左右。7月中旬,第二批25亩蒲子也采收上市,日产量提高到5000斤以上,效益更加可观。面对络绎不绝前来求教的菜农,沃小强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栽培方法。如今,沃小强充分利用网络查信息、学技术,并计划引进蔬菜新品种,开展标准化、生态化、精品化种植,用科技收获更加丰硕的果实。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gxia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