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毒蜜饯背后的生产“良心”

毒蜜饯背后的生产“良心”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人民网江苏视窗 阅读数:

  4月24日晚,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了生产环境恶劣、食品添加剂超标的蜜饯,经山东、浙江等地企业的环环生产加工后,最终通过上海来伊份、沃尔玛等流入市场。这一事件的报道使舆论的风口从问题胶囊转到了毒蜜饯上。

  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零食厂商来伊份公司在此事件中受到了舆论的关注。在央视节目曝光后,来伊份公司在其官方微博接连发表声明。企业表示对相关报道非常重视,将在调查后于近期给予消费者正面回复。声明还表达了对消费者的歉意,并表示消费者若对产品有疑问,可退货。

  在事件发生的短时间内,来伊份并没有选择隐瞒和遮盖事情,而是选择了公开回应消费者的质疑,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一个食品企业,消费者需要的是食品在出厂前就应该做到的安全保证,而不是出了问题之后的积极应对态度。

  在此事件中,来伊份作为食品销售商应该承担该当的责任。但据央视报道,在浙江等地的生产企业除了生产自己的蜜饯品牌之外,还给别的品牌做代加工。这说明除了来伊份以外的其他品牌的蜜饯质量也同样得不到保证。

  笔者认为,蜜饯通过品牌的销售渠道到了老百姓的腹中,期间有一个过程。在这样一个责任链条中,担负着对消费者食品安全*责任的,是处于前端的生产者。作为食品生产者,应该有最起码的道德遵循,那就是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应该负起的责任,而是麻木不仁的视而不见。据扬子晚报报道,在浙江余杭的超市工作人员称在当地蜜饯很不好卖,本地人是不吃蜜饯的。因为他们了解蜜饯的生产过程,“了解了就不吃了”。

  生产者因为了解蜜饯生产过程中肮脏的生产环境、超标的添加剂而不食用蜜饯,这让笔者想到了某些地方的菜农因为农药和催熟剂打得太多而从不吃自己生产的“放心菜”。试问这些昧着良心的生产者,若所有生产者都像你们一样,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你成为消费者时又怎能确定你所购买的商品是安全的呢?所以,作为一名生产者,更作为一名消费者,应该坚守食品企业的安全底线,把好食品安全关,这样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事实上,除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问题之外,在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还有着政府的监管乏力,食品标准执行的疏漏甚至缺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又何尝不是助长了行业乱象呢?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gxia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