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河南夏粮丰收可期 粮价高位趋稳

河南夏粮丰收可期 粮价高位趋稳

畜牧家禽网  来源:新华08网 阅读数:

  眼下正是夏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受多种利好因素影响,产粮大省河南今年夏粮生产将有望再获丰收。多位业内人士预测,新麦上市后,国内粮价将保持“高位趋稳”的运行态势,托市收购政策可能在局部地区启动。

  农谚说,“麦收八十三场雨”。河南省息县张庄乡种粮大户柳学友告诉记者,今年河南冬小麦就巧遇了这“八十三场雨”:农历八月播种雨、农历十月越冬雨和农历三月拔节雨。“今年壮苗的分蘖数达到7至8根,超过了往年5至6根的水平。”柳学友说,“春雨满街流,麦收累死牛,如果后期管理到位,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亩产达到1000斤还是有保证的。”

  河南省扶沟县农业局副局长宋国印介绍,小麦亩产通常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决定。目前来看,当地小麦亩穗数明显高于往年;穗粒数方面,只要扬花阶段不出现猛然增温和大风天气,就能保证;至于千粒重,如果5月中下旬不发生干热风,灌浆过程也不会受到影响。

  宋国印说:“眼下最关键的,还是防范病虫害的发生,要保证'一喷三防’措施实施到位,搞好后期管理。”

  据河南省农业厅有关人员介绍,今年河南省小麦生产是在连续9年增产、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的高起点上进行的。当前,全省大部分地区小麦长势较好,且好于去年和常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播种基础好。数据显示,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7990万亩,比上年有所增加,且主导品种突出,加之播种时墒情充足,全省小麦出苗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二是麦田管理及时有效。农情统计显示,全省冬前麦田管理累计中耕1253万亩、追肥1122万亩、化除2714万亩、浇水78万亩。由于管理到位,基本实现壮苗越冬。

  三是小麦长势好。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全省小麦整体长势较好,明显好于越冬前和去年同期。其中长势较好麦田占65.82%,周口、漯河、驻马店等地占比较大;长势一般麦田占27.5%,济源、洛阳、信阳等地占比较大;长势较差麦田占6.68%,主要集中在郑州、三门峡、安阳等地。

  四是气候条件整体有利。麦播时各地土壤墒情充足,有利于苗全、苗足,但去年12月中旬以来,温度比常年持续偏低,降水偏少,有效抑制了部分麦田的旺长趋势。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说:“从目前的情况看,小麦收获期将比上年推迟2至3天,如果不发生干热风、连阴雨等天气灾害,今年河南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在夏粮丰收可期的背景下,粮价走势如何也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多位业内人士预测,新麦上市后,国内粮价将保持“高位趋稳”的运行态势,但托市收购政策极可能在局部地区启动。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相关人员介绍,从4月初以来,河南小麦价格上涨明显。目前豫北地区达到1.08至1.1元/斤,豫南则达到1.06至1.08元/斤。这一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因为国家提高托市粮价格,形成政策拉动效应;另一方面,春节至今,玉米和稻谷价格一直高位运行,普遍达到1.2元/斤以上,由此对关联产品造成影响。

  同时,国家提升临储小麦交易底价对此也有一定影响。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申洪源告诉记者,今年4月初,国家提升了临储小麦交易底价,每斤上调8分钱,上调后2010年收购的三等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为2040元/吨,比上调前的拍卖底价1880元/吨高了160元/吨。市场很快做出反应,小麦出售价每斤提升2至3分钱。目前从郑州市场来看,到面粉加工企业的小麦价格达到1.07元至1.08元/斤左右。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工作人员分析,半月内,小麦价格仍将轻微上浮,但在夏粮生产形势比较乐观的背景下,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新麦上市后,整体价格将稳定在1.1元左右。对于各方比较关注的托市收购政策,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新麦上市后,局地启动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以河南为例,豫北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不太会启动,但豫南小麦总量大,而且价格低,启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申洪源认为,从目前的价格来看,山东、河北等地小麦到厂价已经达到1.11元/斤,有的甚至1.12元/斤,远远超过国家托市价1.02元/斤,托市收购在这些地方启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河南南部的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地,以及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将极可能启动。

  “具体来看,一是国家大幅提高临储小麦交易底价,把临储小麦价格和托市价格拉成一条线,防止了'转圈粮’现象的出现;二是2011年没有启动托市收购,国家临储小麦数量处于较低水平;三是在整体供需方面,2010年至2011年,因为玉米价格持续走高,作为饲料替代用粮,小麦消费量出现大幅提升,给小麦库存带来影响。”申洪源说。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gxia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