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西部网 阅读数:
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我市476.34万亩夏粮作物长势良好,如后期无大的自然灾害,有望获得大丰收,单产、总产均可望创历史新高。
我市共种植夏粮476.34万亩,其中小麦474.58万亩,夏杂1.76万亩。据近期各县市区调查反映,今年夏粮作物长势良好,分区域看,全市水、旱地小麦全面增产,其中水地小麦平均增产5%左右,旱地小麦为10多年来长势最好一年,呈显著增产态势,增产幅度达到2-4成。从产量构成三要素分析,今年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均明显增加,如后期天气正常,千粒重也呈稳中有增趋势。分析今年夏粮增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小麦良种应用水平提高。全面实施小麦良种补贴政策,因地制宜推行“一折通”和统一供种相结合的补贴方式,不断提高小麦良种应用水平。在补贴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去年秋播全市小麦统一供种率仍达80%以上,为小麦良种的应用推广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良种化,形成了灌区以小偃22、西农889、西农979、西农88、武农148为主,旱地以晋麦47、晋麦54为主布局合理、骨干突出的品种区域布局。
“防虫保粮”战役取得全面胜利。面对今年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的严峻形势,我市各级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力防控,成效显著。据统计,在今年的小麦吸浆虫防控工作中,全市共召开各类现场会105次,举办培训会(班)230余场次,媒体宣传240多次,发放防控技术“明白纸”34万多份,张贴公告、横幅、标语等1.2万余份,下派农业干部1500余名,累计发放吸浆虫防治药剂455.27万吨,防治吸浆虫390万亩次。通过扎实的工作,有效控制了吸浆虫危害损失,为夏粮丰收打下了基础。据近期部分县市田间调查,防效达90%左右。
各项实用技术应用广泛。以小麦“四改”(改撒播为条播、改早播为适期晚播、改施肥“一炮轰”为氮肥后移,改晚冬灌为早冬灌)技术为重点,以高产创建活动为平台,大力推广各项实用技术,提高小麦生产科技含量。全市小麦“四改”技术逐步被群众接受并应用,普及率达80%以上,种子包衣率、拌种率达90%左右,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达400多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多万亩,冬春碾压面积200多万亩,麦田杂草化除技术得到推广普及。
气候条件非常有利。整个小麦生育期基本无自然灾害影响。特别是降水充沛、及时,奠定了夏粮丰收的坚实基础。据气象部门资料,去年秋季降水较常年偏多3-7成。播后至今年4月份,南部降水正常略偏少,北部偏多2-8成,全市总体较上年偏多1成-2倍。4月份降水虽少,但降水及时,时空分布均匀,保证了小麦拔节、抽穗用水需求。
当前,距离夏粮收获还有一周多时间。市县农业部门正在指导群众开展以“一喷三防”为重点的夏田作物后期管理工作,努力夺取今年夏粮的全面丰收。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