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扬州晚报 阅读数:
记者昨从市林业站获悉,4千万头杨扇舟蛾、杨小舟蛾(以下统称“杨舟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已进驻宝应、高邮、邗江各个林区,一场“蜂蛾大战”正式打响。
持续干旱少雨 毛毛虫害较前两年重
京沪高速、扬溧高速、淮江公路、运河西、沿江高等级公路……入夏以来,扬州多个地方发生毛毛虫虫害。所谓的毛毛虫,主要是杨舟蛾幼虫。
据市林业站副站长朱少琳介绍,今年扬州局部地区杨树遭遇虫害严重,比前两年都要重一点。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持续干旱少雨,加上入夏后气温偏高,杨树体内含糖量较高,利于杨舟蛾这样的食叶性害虫繁衍增殖。“如果下几场大雨,像这两天的大雨,虫子就会少很多,因为叶子上幼虫、虫卵大都会被雨水冲走。”
朱少琳告诉记者,扬州杨树面积不小,仅成片林就有60万亩左右,加上散植的,共有80万亩左右。“有杨树的地方,大多树种比较单一,喜欢吃杨树叶的杨舟蛾等幼虫,有丰富的食物,因此容易暴发成灾。”
从现场考察下来的情况来看,京沪高速等公路两旁的杨树危害比较严重,“这也是历年来发生的规律,公路上晚上有汽车灯光,杨扇舟蛾等有‘趋光性’,因此道路两侧的杨树上虫子就特别多,遭遇虫害就越重。”
7-8月,是杨舟蛾等害虫的高发期。毛毛虫不停地吃树叶,一般要吃一个月的树叶才能长成老熟幼虫,开始吐丝作茧,作茧后一个星期内,蛾子便破茧而出,继续交配繁殖,一只雌蛾能产卵100-600粒。
“最好的办法就是茧期把它杀死,扼杀在摇篮里。”朱少琳说,现在的杨舟蛾等害虫,是今年的第三个世代,在扬州一年有5-6个世代,“危害严重的时候,几天之内就可以把整棵树的树叶全部吃光。”
如何灭虫? 寄生蜂消灭害虫蛹
朱少琳介绍,“周氏啮小蜂”体长仅1毫米左右,“长相”酷似长着翅膀的蚂蚁。而这么个小家伙,它所要面对的“敌人”体长达到10多毫米,可谓是“重量级的对手”。
虽然周氏啮小蜂个头小,但“浓缩的都是精华”——战斗力很强,它对付杨舟蛾幼虫的办法就是吸食它们的养分。实际上,周氏啮小蜂是一种寄生蜂。这种寄生蜂的习性从繁育期间开始培育,成年蜂将卵产在准备好的寄生蛹内,通常会是柞蚕蛹。卵在羽化前,寄生蛹被放置在树林中,羽化后成年蜂飞出蚕茧,四处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寄生的地方,这时正处在化蛹期的杨扇舟蛾等幼虫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一般一只蚕茧里有3000-5000粒周氏啮小蜂卵,而一头小蜂就能消灭一头杨扇舟蛾虫蛹。“像一亩林地,只需要放3-5个寄生蚕蛹就可以了。”
据悉,宝应京沪高速范水段、邗江扬溧高速等路段,高邮京沪高速、淮江公路、运河西等地各放了3000只柞蚕蛹。“周氏啮小蜂有个好处,它们能在扬州越冬,并能随着害虫的减少而减少,随着害虫的增多而增多。”
杨树虫害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开始注重生物防治。“从生态的角度来看,生物防治没有后遗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朱少琳称,而且扬州高速公路两侧,养殖区域大,如养鱼养虾,而虾等对农药特别敏感,如果喷药防治,可能会间接伤害虾农。
多栽不同的树 可以减轻病虫害
据悉,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市栽种的多是乡土树种,如水杉、柳树、枫杨、榆树等,而在之后,杨树开始大量栽植。因为乡土树种生长慢,成材慢,而杨树生长快,木材量大,适应性强,加上扬州水资源丰富,土壤深厚,特别适宜杨树生长,因此杨树也深受林农喜欢,普及相当快。
专家建议,为防止虫害暴发,在杨树林中适当栽植其他树种,可以减轻病虫害。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