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浙江科技新闻网 阅读数:
日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届水稻IPA1基因利用与分子育种海南田间交流会在海南省举行,与会专家就水稻IPA1基因利用的分子育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院士指出,分子育种已经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向基因组辅助选择迈进,研究应更加重视发挥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多基因聚合以及重要基因的发掘和利用中的作用。IPAl基因利用是水稻新株型超级稻培育的切入点,为高产水稻的分子育种实践提供了一个抓手。
福建农科院谢华安院士认为,品种的育成依赖于育种家在育种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依赖于长期研究总结的理论,依赖于对已有材料的改造和提高,特别是宝贵的中间材料。为早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必须根据育种目标集中才智,对主要育种目标的材料进行田间诊断,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建议和完善。
经过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前期大量杂交结果显示IPA1可以显著增加穗粒数,使植株茎秆变得粗壮,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各科研单位应继续坚持理想株型基因与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根据自己的具体育种目标,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在已有的优良中间材料的基础上,以分子育种为辅助,实现高产、多抗、优质等优良性状的有效聚合,争取早日培育出新株型超级稻新品种。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