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每日甘肃网 阅读数:
盛夏,在高台县南华镇墩仁村成片的制种番茄地上,裴天录一边查看番茄的长势,一边指导菜农对番茄进行最后一次统一病虫害防治。看到即将成熟的番茄,作为永和专业合作社种子质量负责人之一的裴天录喜不自胜:“番茄就要采摘了,我们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操作要求,采收前15天内不再使用农药。”墩仁村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陈贺贵说:“在新的合作社运行机制下,我们既要保证生产的番茄是无公害的,更要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正因为如此,我们制的种子才能出口到美国、意大利等国。”
墩仁村种植制种番茄已经有15年了。1997年,酒泉一家从事种子出口瓜菜制种公司联系墩仁村,开展番茄制种合作。随后该县专门从事出口番茄酱生产的番茄酱厂也开始和墩仁村建立合作关系。1998年,陈贺贵组织村上的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墩仁村番茄制种专业协会,负责制种番茄面积的落实和初加工。协会、番茄酱厂、制种公司共同投资31万元建起了去籽生产线。但由于工艺落后,产出的种子因达不到国外公司发芽率的要求而终止了合作。
2003年,酒泉九洲等公司和墩仁村合作,再次搞起了番茄制种。制种协会投资改造了去籽生产线。2006年,协会投资扩大番茄加工能力,年加工能力达到1.2万吨。
2009年,为了发展壮大制种番茄产业,村上成立永和专业合作社。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合作社专门有4个人负责番茄收购。采摘期到来,由负责技术的会员开具田间验收单,酱厂再分品种入池去籽。
经过多年的番茄种植,墩仁村的群众已经掌握了娴熟的制种番茄种植技术。制种区域也由墩仁村辐射到周边8个村子,制种面达到3000亩。墩仁村五社张三宝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18亩左右,去年收入了5.4万元,张三宝说,一亩地的平均产量可以达到5吨,酱厂按每吨445元兑付后,加上合作社的制种补贴、农药补贴、种子补贴,一亩地还可以多收入300多元。
陈贺贵介绍说,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方共赢机制,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去年合作社共卖出种子31吨,收入270万元,给群众兑付各类补贴60万元。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为群众发放补贴220多万元。今年,合作社又投入180万元,新建了3条去籽生产线、引进了新一代选种设备,加工能力达到了3万吨。
制种番茄产业的兴起,增强了墩仁村群众的致富能力。村上根据群众愿意,相继修建了4幢农民住宅楼,全村40%的农户住上了高标准小康住宅,还带动土地流转1500亩。墩仁村四社农户盛学锋今年种了61亩制种番茄,尽管番茄酱厂调低了收购价,但合作社加大了补贴力度。他充满信心地说:“有了合作社,我们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信心也更足了。”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