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鸡孵化期胚胎死因主要有:
1.孵化前期死亡(1~6天):种鸡的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主要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种蛋储存时间过长;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种蛋熏蒸消毒过度;孵化前期温度过高或过低;种蛋运输时受剧烈振动。
2.中期死亡(7~12天):种鸡的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主要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2;入孵前种蛋未预热;污蛋未消毒或消毒效果差;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未翻蛋或翻蛋不当;通风不良。
3.后期死亡(13~18天):种鸡的营养水平差,如缺维生素B12;气室小,湿度过高;胚胎如有明显充血现象,说明有一段时间高温;发育极度衰弱表明温度过低;小头啄壳是通风换气不良或小头向上入孵。
4.闷死在壳内:出雏时温度、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孵化后期温度低;胚胎软骨畸形,胎位异常。
5.啄壳后死亡:种鸡营养不良;种鸡群感染疾病;如果蛋壳洞口有黏液,是由于高温、高湿;第20~21天通风不良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移盘时温度骤降;小头向上孵化;1~14天未翻蛋;20~21天孵化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在胚胎利用蛋白时遇到高温,使蛋白未吸收完,尿囊合拢不良,蛋黄未吸收等因素。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