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昌平周刊 阅读数:
“不用出园子,农田里产生的菜叶、烂果直接就地还田成肥料,‘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崔村镇天润园草莓基地建立的农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站内,天润园草莓基地经理郑学军一边启动机器,一边向记者介绍道,秸秆枯枝、烂果菜叶……每天堆积如山的农业垃圾,都能变成农田急需的有机肥料。
大量农业垃圾还田的背后,是我区正在推广应用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以往对待农业垃圾大都是进行填埋等无害化处理,费钱费时费土地,而今,这项技术破解了这一难题。
“垃圾都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说话间,加工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菜帮菜叶、枝蔓、烂果等废弃物顺着输送带被送到硕大的机械之内,经过切碎、注入菌液、发酵、翻搅等工序后,变为八成干的有机肥原料。再经过堆沤腐熟、微生物无害化处理、干燥等工艺,各种有害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均被杀灭,10至14天后,它们就变成了无臭味、无病菌的优质有机肥料。
“5月中旬草莓就要大面积拉秧了,产生的垃圾经过加工处理,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再被利用,成为有机肥料。”据郑学军介绍,目前,天润园草莓园一共有77个大棚,分别种植了草莓、黄瓜、茄子等农作物,每年要产生大概200多吨的农业垃圾。
“以前这些农业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呢?”“以往我们只能在园区内找一片空置地,挖坑深埋成堆的垃圾,虽然在掩埋时会在垃圾表面撒上石灰,但还是会不可避免地污染地下水,且土壤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好好的一块地就浪费了。”郑学军看着不远处一块闲置地无奈地摇摇头。“新技术可是帮了咱们种植户的大忙。”自去年年底,天润园产生的全部农业垃圾都采取“自产自消”的方式,就地循环。郑学军说,现在园区对废弃物的处理量可以达到20立方米/天,能够有效覆盖1000亩的种植面积。
大型种植园区自产垃圾陆续实现就地循环的同时,许多零散大棚也开始探索菜田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成功模式,力求通过改善大棚周边农田环境,吸引更多的采摘游客。
在兴寿、小汤山等地,零散草莓种植户在农业生产、贮运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植株残体等农业垃圾相对较少,但因为缺乏有效科学的处理手段,种植户只能随处、无序堆放废弃物,任其腐烂,在污染农业环境、传播土传病害、滋生有害微生物的同时,造成资源浪费。
“如今好了,每天产出的秸秆枯枝、烂果都被收集起来,积攒到一定数量再送到附近的示范点集中加工。”兴寿镇种植户张先生说,现在他家的两个大棚所产出的全部农业垃圾都得到了有效处理,他也在号召更多的种植户在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妥善处理农业垃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昔日让人头疼的农业垃圾,如今渐受热捧。据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崇旺介绍,目前,我区已在马池口、百善、崔村3镇建成4个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站,今年底,还将在兴寿镇建立3个示范站,力争将各大园区内全部农业垃圾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再利用,减少有机质流失,改良土壤结构,有效解决菜田环境污染,维护园区的清洁美观。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