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数:
保证粮食产量增长,不能只着眼于做“加法”,也要做好“减法”。不能只是一味追求增产,也要注重减少灾害损失
近段时间,凡是关注农业生产的人,大概都不会忽略这样两则消息。一则是我国东北、华北等地暴发粘虫灾害,另一则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了大范围的旱灾。
消息显示,截至8月中旬,我国粘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发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创近十年之最。今年美国遭遇的旱灾,也是1956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截至目前,美国农业部已经把30多个州的将近2000个县确定为自然灾害主要灾区,其中1670个县为干旱灾区,63%的牧场遭受旱灾。
虫害抑或旱灾,都是农业灾害,都与天气气候因素相关,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到8月中旬为止,粘虫灾害仅在东北地区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8亿元;美国方面的统计,今年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到780亿美元。损失不可谓不大,除经济损失之外,粮食产量可能会因灾减少则给人们带来更多隐忧,目前各方关于粮食市场未来走势的争论也大多围绕于此。
如今,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其它农业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似乎越来越大。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气象局有关专家曾做过估算,如果不采取任何适应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因气候变暖可能会下降5%至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产量均会下降。与此同时,虽然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喜人。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虽然粮食产量在增加,增速却在趋缓,增幅也趋于变小,这提示我们,未来粮食增产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在人类对粮食的需求近乎刚性的同时,供给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带来粮食市场的波动,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保证粮食产量增长,不能只着眼于做“加法”,也要做好“减法”。即不能只是一味追求增产,也要注重减少灾害损失。因为土地增产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也就等于增加了粮食产量。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减少灾害损失,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灾害的预测和防控作用。加大政策、人员、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对自然灾害的预测能力。同时,制定严密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尽可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农田基本设施恢复和建设力度,提升农业生产保险的覆盖面和赔付效率,并加强粮食流通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利用综合措施实现减灾增产目标。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