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番鸭种蛋人工孵化率低,是生产中的一大难题,笔者采用仿生孵禽温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鸭种蛋的孵化率和健雏率,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一、仿生孵禽温箱的组成
仿生孵禽温箱由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配套组成,在孵化前期番鸭蛋自温低,将种鸭蛋于立式箱内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边储存的热源均匀供温的特点,使番鸭蛋各部受温均匀,胚蛋自温逐渐升高,这时不仅要求供温恒定,且需要足够的氧气、湿度,孵至17天后再凉蛋,此时将番鸭蛋由立式箱转至平型出雏箱孵化,通过向平型出雏箱送冷热水可准确调节蛋温在所需范围内,同时通过升高、降低、加厚、减薄或开启孵化箱的覆盖物,调节中后期直至出壳胚蛋的供氧、凉蛋、加湿等问题,使其处于仿自然的孵化状态,显著提高了番鸭种蛋的出雏率,且增强了出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二、湿度与湿度的控制
1.温度。由于番鸭蛋的壳上膜、蛋壳、气孔和内外壳膜等特殊结构,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散热困难。孵化过程中施温的原则是:入孵前种预温在36℃~38℃,预热6~8小时。其中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温度分别是1~7天39℃~39.6℃,8~19天38.5℃~39℃,20~30天38℃~38.6℃,31~35天,38.6℃~39.2℃。
2.湿度。两头高,中间平,前期湿度高,可使种蛋受热良好,均匀;中期平,有利于胚胎的新陈代谢,后期和出雏阶段提高湿度,可消散过多的生理热,使蛋壳结构疏松,以便啄壳出雏。但当湿度超过75%而又通风不良时,会导致胚胎窒息死亡,这点值得注意。在实际操作中,温、湿度要结合凉蛋和喷水调整,还要考虑种蛋孵化发育中在仿生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雏箱的配套放置及季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凉蛋和喷水
1.在孵化前期一般不凉蛋,按照上述的施温方案,中后期的蛋温可达38.8℃,弹壳表面积相对小、气孔小,散热缓慢,凉蛋可以加强胚胎的气体交换,排除蛋内的积热,每天凉蛋2~4次,时间长短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时又继续孵化。
2.喷水在目前被认为是提高番鸭种蛋孵化率的关键所在,喷水可破坏壳上膜,促使蛋壳和壳膜不断收缩和扩张,加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发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气室容积扩大和供氧充足,使蛋壳松脆。番鸭种蛋的壳上膜厚,蛋壳坚硬,前者影响气体和水分蒸发,后者妨碍啄壳,要除掉壳上膜,就要对孵至17~35天的胚蛋喷水(提早喷水对尿囊的合拢不利)。气温高时喷冷开水,气温低时用35℃~40℃的温水喷洒。每天喷一次,将蛋喷至湿透,待晾干后继续孵化,胚蛋在反复凉蛋、喷水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其性质由坚硬变为松脆,雏鸭容易破壳,能减少出雏期的死胎。
四、翻蛋的次数与角度
翻蛋可以促进胚胎活动。防止内容物粘连蛋壳,使其受热均匀,番鸭蛋在孵化过程中,每8小时翻蛋一次,笔者主张翻蛋的角度应是180°,这样可以保证尿囊按时在小头合拢,用手工或滚动式翻蛋,上下边心蛋均能得到合理调整,满足了胚蛋的发育要求,孵化效果十分理想。
五、蛋的失重率对孵化率的影响
番鸭种蛋的孵化失重表现为前快、中慢,后快,若水分蒸发不足,蛋失重小,气室小,就会使后期的部分胚胎因缺氧而死亡,导致孵化率下降。蛋的失重对孵化率有一定影响,笔者认为可增加蛋次数来监测蛋的失重率,及时调整温度和湿度,保证胚胎正常发育。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