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荆楚网 阅读数:
7日,记者来到通山县九宫山镇的九宫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满眼郁郁葱葱,社员顶着烈日摘瓜收菜,一派忙碌。
这个合作社的经营者,是5名80后大学毕业生。
前年春上,他们放弃城里的高薪工作,扎根山区,拿起犁耙和锄头,开始了他们的田园创业梦。
两年多时间,他们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营销理念,在800亩田间刨出四五百万元利润,创造了山区生态农业的奇迹。
山村创业 种植理想
九宫园蔬菜合作社建在通山县九宫山镇横石村。
记者来到合作社时,28岁的总经理程祝新正在蔬菜大棚里跟社员一起摘“九宫一号”苦瓜,汗水湿透了衣衫。
程祝新是当地农民的儿子,2007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厦门一家台资种苗企业做技术推广,月薪不下5000元,家乡父老无不为之骄傲。
3年后,他已熟悉国内蔬菜行业形势,掌握了过硬的种植技术,并拥有丰富的种子资源和销售渠道。
2010年初,他找到同样毕业于华农、在公司工作7年、年薪已涨到10万元以上的同事彭英勇,说出自己想回通山老家包地种菜的想法。
两人一拍即合,同样学农的彭英勇,也想带着自己所学所能驰骋田亩之间。
2010年2月,他俩带着向永艾、赵大勇、阮家锐3个同伴,作别厦门、北京、武汉、淮阴等繁华都市,甚至把户口也转到九宫山镇横石村,以示破釜沉舟。
技术入股 白手起家
5名大学生到山村种菜,一时成为当地头号新闻。不少村民还投来怀疑的目光,一位老菜农甚至说:“我种了几十年菜,都没种出名堂,你们几个小青年能种出什么来?”
但是,5名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却得到通山县和九宫山镇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不到一个月,就完成500亩土地流转,让有志青年有了创业舞台。
巧合的是,横石村在云南做药材生意的老板陈新火这时也想回乡发展,他看准了这5名大学生拥有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毅然出资200万元,支持他们创业。5名大学生以技术入股,不出一分钱就拥有了40%的股份。
有了资金,程祝新5人顿时信心倍增。前年3月,500亩蔬菜大棚开工建设,随后,九宫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
从农民手中流转来的土地,再反向包租给农民种植,他们也成为了合作社社员。
合作社统一安排生产,并提供技术、生产资料,然后对社员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包装、储运、销售。合作社提取10%的信息服务费,其中2%作为社员基金,年终奖励分红。
为提高社员们的种植技术,合作社以5000元月薪,从武汉东西湖聘来了7位有10多年种菜经验的能手,担当技术员。
九宫山镇党委书记阮志刚介绍,几个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绿色种植理念,肥料用的是附近万头奶牛场的沼液沼渣,除虫用的是灭虫灯和生物农药,他们种出的优质茄子、辣椒、四季豆、黄瓜、西甜瓜、西兰花等有机蔬菜十分抢手,远销北京、广东等省市。
他们精心培育的苦瓜,在武汉市场十分俏销,其“苦瓜王”长达50厘米,程祝新笑说,过去菜市场有切块卖的冬瓜,现在我们种的苦瓜也可以切成一截一截地卖。
亩入近万 带富一方
创业需要一腔壮志,发展则需要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支撑。
程祝新说,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只赚了40万元,第二年就有200多万元进账。
去年底,合作社为扩大规模,又征地300亩。扣除扩大生产的投入,预计今年利润不低于去年。
看到九宫园发展得红红火火,当地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目前社员已达130多户,连当初持怀疑态度的老农也主动要求成为社员。
社员陈昌明说,过去一直在外打工,一年挣钱不到4万元,家里的地还要请人种,孩子读书没人管。如今,加入了合作社,今年头两季,10亩地的纯收入就有6万多元。
通山县委书记杜文清高度赞扬这5名大学生的创举,认为他们所引领的,正是通山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今年7月初,全国评选出600家示范农业合作社,九宫园名列其中,成为我省27家*示范社之一。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