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病虫测报 阅读数:
受褐飞虱前期迁入早、迁入量大,田间虫量大,短翅型成虫出现早、数量高及防治、气候、食料等因素影响,今年晚稻褐飞虱发生情况十分严重。通过前阶段的科学防控,4代褐飞虱大暴发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田间虫量基本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但部分失治或漏治的稻田田间虫量仍较高,且不同地区间、田块间虫情差异较大,发生程度极不平衡,局部田块已出现零星“冒穿”。根据当前田间虫情基数预测,预计七(5)代褐飞虱在大部分连作晚稻和当前虫量较高的迟熟单季粳稻上仍将大发生。
一、褐飞虱
灯下虫量:据全省各级病虫监测站调查,9月2日-12日全省各地出现明显稻飞虱迁入峰,且数量较大。其中,淳安县9月6日-8日灯下共诱到褐飞虱14272只;富阳市9月3日、7日和8日出现迁入高峰,灯下虫量分别为5360只、1211只、1784只; 桐乡市9月8日-9日高峰日虫量为4511只;椒江区9月6日、12日高峰日虫量分别为2968只、2366只;龙游县9月5日、8日湖镇王家单灯日诱褐飞虱分别为2311只、4442只,为近几年之最;武义县9月2日灯下虫量为6656只;永康市9月11日灯下虫量为2722只;象山县9月5日灯下虫量为1136只。
田间虫卵量:当前田间虫量和卵量差异较大,特别是前期防治质量差、选用药剂不对口的田块,残留基数较高,不同地区间、田块间的残留虫量差异较大。据各监测点9月10日调查,嘉兴市观测圃百丛虫量为3915只,南湖区观测圃杂交稻百丛虫量达36660只,建德市田间褐飞虱百丛虫量为1408只,观测圃褐飞虱百丛虫量为12580只;温岭市单季稻百丛卵量为41471粒,连作晚稻百丛卵量为5317粒;黄岩区平均百丛虫量为7303只,部分田块水稻植株基部已发黄;遂昌县平均百丛虫量为2663.3只;余姚市平均百丛虫量为3964只,百丛卵量为30387粒;金华市平均百丛虫量为1280只,平均百丛卵量为4000粒,最高田块百丛卵量超过10000粒,部分田块因失治、漏治或防效不理想,田间虫量高,平均百丛残留虫量超过10000只,最高田块达到80000只,个别田块已经出现“冒穿”、“毁杆”现象;椒江统防区平均百丛未孵化卵量为11755粒,最高田块达19364粒;而农民自防区的失治田块平均百丛虫量为2256头,平均百丛未孵化卵量为47209粒。
二、气候条件
据省气候中心预计, 2012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全省大部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其中9月中旬接近常年略偏低,9月下旬接近常年略偏,10月上旬略偏高;总降水量浙中南地区略偏多,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其中9月中旬、下旬全省大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10月上旬偏少。
当前,浙江省大部分稻区单季稻正处于抽穗至乳熟期,连作晚稻正处于孕穗至破口始穗期,是产量形成和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鉴于当前大部分连作晚稻和部分单季粳稻褐飞虱虫量较高,田间病虫情复杂的实际情况,加之入秋后的气候条件对病虫,特别是“两迁”害虫的发生较为有利,以及9月中旬褐飞虱迁入数量的不确定性,浙江省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各地务必提高警惕,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晚稻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和纹枯病等重大病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切实加强田间普查,重点加强虫量和卵量的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分类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确保晚稻丰产丰收。同时,切实加强晚稻穗期安全用药指导,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病虫测报)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