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煤村”变脸“核桃村”

“煤村”变脸“核桃村”

畜牧家禽网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阅读数:

  金秋时节,在禹州市文殊镇翟山放眼望去,陈南村的核桃林迎风摇曳,一簇簇鸡蛋般大小的核桃把树枝压弯了要,这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陈南村地处禹州西部山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了两个小煤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煤村”。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宏观调控,小煤矿被关闭了,陈南村顿时失去了经济支柱。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4年,陈南村趁着“退耕还林”的东风,村支书王战军带领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远赴山西、山东和我省南阳等地考察,并请来专家实地到陈南村“把脉问诊”,最终选中了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且耐储存的核桃,以此作为“煤村”经济转型的突围之道。

  “选对树种容易,种好、管好、见效就难了”,曾参过军现年59岁的王战军感慨道。“以前村里调整种植结构,种过苹果、柿树、李树、杜仲、蘑菇,也种过核桃,但最后全都失败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我们痛定思痛,这次下定决心,一定要探索新的种植管理模式,只能成功,不准失败”。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陈南村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终于找到了一条新路子:首先成立了禹州市翟山生态林开发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之路,责权利相统一,逐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转型。他们还投资180多万元,打深水井,建蓄水池,管网配套,引水上山。

  由于是山区,每家每户的地块都是“豆腐块”,还不规则,不成型。村里就以“返祖承包”的方式把农民的土地承包过来,然后再承包给种植户,这样,每户的种植面积至少可以达到5亩以上,产生规模效益。对于种植核桃但没有被纳入国家退耕还林的300余亩,由公司出资,也按每年每亩230元的标准,由村民小组按人口对原土地承包户和返祖承包户实施补助,加速了土地流转,现如今的80多个承包户,种植面积达千亩。

  农业投入大、周期长,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因此公司免费提供树苗,并请来了许昌市林科所的专家到村里培训了30多名技术员,免费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他们还统一铺管,免费为农户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和嫁接等管理,农户只需投工就可以了,核桃则由公司负责统一收购,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为核桃种植基地投入400多万元。核桃和立体种植加上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助,去年每亩综合收益达3500多元,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初步尝到甜头的陈南村,从2008年开始“两条腿走路”,发展优质核桃苗圃。2011年出售了4.5万株,2012年出售8万株,收入120多万元。现在苗圃还有15亩,明年就可以出售。该公司的“绿波”2010年被列入河南省21家核桃良种采穗圃,许昌市独此一家。今春他们又从山西买回来了1500公斤核桃,准备嫁接育苗12万株,新建苗圃20亩。现在核桃种植已辐射到周边行政村,连片种植达3000多亩,是许昌市*的核桃种植基地,也是国家林业局的良种核桃试验示范基地。他们还计划沿穿村而过的省道S236线兴建核桃交易市场,建设加工厂,拉长产业链条,全方位发展核桃种植、立体养殖和观光旅游业,壮大 “绿色经济”,为即将入住的陈南新型农村社区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