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植保信息 >  山东东营河口区6亿啮蜂发威有效遏制美国白蛾

山东东营河口区6亿啮蜂发威有效遏制美国白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园林网 阅读数:

  “病虫害越严重,打药越多,往往陷入恶性循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林业局副局长袁义杰日前介绍,“生物防治美国白蛾,不污染环境,既能改善生态系统,又降低防治费用,是一种安全、持久和价廉的技术措施。”

  袁义杰提到的生物防治技术,是以虫治虫的防治措施。2005年,河口区开始引进周氏啮小蜂进行大田防治美国白蛾实验,2006年,河口区林业局开始探索啮小蜂繁育技术,2008年该局在开发区创业园建立“河口区林业局周氏啮小蜂繁育中心”,2010年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山东农业大学校外教学科研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口区林业局周氏啮小蜂繁育中心已初具规模。

  “建设全省*、全国知名的林业害虫天敌昆虫繁育基地是我们的目标。”河口区林业局局长孙学诗满怀信心地说。

  6亿啮蜂有效遏制美国白蛾

  2012年,东营市河口区林业局共释放周氏啮小蜂茧12万枚(约6亿头),有效控制了美国白蛾带来的危害。

  据悉,河口区林业局周氏啮小蜂繁育中心自2009年建成运作以来,已成功繁育柞蚕茧120万枚,约60亿头周氏啮小蜂,防控面积4万亩,在满足本地区需要的同时,也给周边县区提供生防资源,降低了防治美国白蛾的成本。

  今年河口区美国白蛾发生面积共计约2万亩,河口区林业局工作人员进行防治作业面积达7.5万亩次。其中,无公害药剂防治面积5万亩次,人工物理防治面积1万亩次,生物防治面积1.5万亩次;释放周氏啮小蜂12万枚,安装各种类型杀虫灯1500盏,建设2处综合防控示范区和16处灯光诱杀示范点,并配置各种防治药械150台,累计投入防控资金300余万元,圆满完成全区防控任务目标,并顺利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有力地保护了造林绿化成果。

  “三好”条件培育优质啮蜂

  “美国白蛾的天敌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在河口区林业局周氏啮小蜂繁育中心,笔者参观了暖风室、低温库、蜂种储藏室等多个科研科室。森保站站长刘宗卫向笔者展示了育有周氏啮小蜂的试管,只见试管壁上密密麻麻地爬着芝麻粒儿大小的黑色虫子,“别看个体这么小,但就是它们能消灭美国白蛾。”

  原来,周氏啮小蜂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蛹内产卵,蜂卵在蛾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使白蛾幼虫死亡,从而抑制白蛾繁殖。

  为繁育出优质的周氏啮小蜂,好蜂、好茧、好环境的“三好”条件必不可少。刘宗卫说,这需要经历选择母体、接种、培育、释放等17道环节,每个环节对环境和技术要求都十分苛刻。说着,他从保温箱里拿出一枚胖鼓鼓、黑溜溜的蚕蛹,“这就是繁殖周氏啮小蜂的母体——柞蚕蛹。”在挑选柞蚕蛹过程中,不仅要精挑细选,还需经过杀菌、消毒等一系列程序选取“好茧”;在野外采集时,工作人员要挑选个大体壮的“好蜂”;“好环境”即在培育过程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夏季适宜温度在22℃左右,湿度为60%—70%;春季25℃最好,湿度在80%—90%左右。”说起周氏啮小蜂的养育繁殖,刘宗卫如数家珍。

  周氏啮小蜂繁育中心初具规模

  如今,总面积450平方米的河口区林业局周氏啮小蜂繁育中心,已拥有低温库、暖蜂室、蜂种储藏室、接种室、暗室、药剂室等专业库房,员工11人;配有气候箱、冷柜、烘干箱等先进器材,年繁育能力50万枚柞蚕茧寄生蛹。中心自2009年建成运作以来,已成功繁育约60亿头周氏啮小蜂,是目前国内较大规模专业周氏啮小蜂繁育中心。

  2012年,河口区林业局周氏啮小蜂繁育中心开始探索蛀干害虫天敌的研究。从5月份采集双条杉天牛饵木进行扩繁到7月初的成虫羽化,共培育出管氏肿腿蜂60余万头。首例人工繁育管氏肿腿蜂获得成功,标志着河口区,乃至东营市在林业推广生态治理病虫害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河口区已成为继崂山区之后山东省第二家能够批量生产管氏肿腿蜂的天敌昆虫繁育基地,为推进东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uli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