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种子网 阅读数:
43种外来植物入侵,造成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生态环境退化——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日前发布的报告,再次敲响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警钟。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承担着行洪调蓄、生态保育等重要功能,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大量外来植物侵入洞庭湖湿地,对本土植物种类、湿地植物群落以及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等产生了一定影响。
研究人员经过5年大面积实地踏查后发现,目前洞庭湖湿地共有443种外来入侵植物,分属于19科34属,约占该地区植物种类总数的18.3%,主要分布于防洪大堤及路边。被专家列入危害级的入侵植物中,位列前茅的有杨树、空心莲子草、野胡萝卜、积雪草等。这些植物有性或无性繁殖能力都相当惊人,特别是杨树,是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损害最严重的一种,它在湖滩湿地大面积种植后很快就能成为占绝对优势的种群,从而导致原生植被群落迅速败落,以此改变洲滩湿地原有植被群落生存格局。
研究显示,洞庭湖湿地外来植物的引入途径主要有三种,其中21种是作为牧草、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及经济用材人为引入的,刺苋和土荆芥等16种植物可能是随粮食进口无意引入的,自然传入的仅6种。
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谢永宏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强洲滩湿地管理,将已侵入的杨树幼苗移出洲滩,对已成林的杨树尽早采伐。同时,对外来入侵植物要及早发现、尽早处理、规范管理。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