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新网山东频道 阅读数:
近年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风起云涌,相对于以前农户的单打独斗,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实现了组团进军的跨越,在市场经济中的优越性充分展现,农民的钱袋子也随之鼓了起来。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的理想蔬菜合作社就是助民增收致富的佼佼者。
12月20日上午,记者走进了邳庄镇新庄村村民李庆雨的蔬菜温室大棚。“这棚茄子的品种是农科所新研制的‘706’,一棵能结30斤,现在开始摘,能卖到明年的6月份,一棚的毛利6到7万、纯利在4万多。”望着满眼都是色泽鲜艳的茄子,李庆雨掩不住满脸的喜悦之情。
李庆雨说,2000年,他看好蔬菜大棚种植的大好前景,并到寿光蔬菜科技园、省农科院、济宁农校考察论证学习,之后,他决定利用当地闲散劳动力多、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自筹资金80万元,流转土地60余亩,同本镇栗庄村万福民、栗思明、马世民等共建了当时较先进的高科技自动化日光温室大棚18个。在苦心管理下,大棚连年丰收,效益非常可观,也让周边的闲散劳动力有了收入。村民韩召娥说:“现在一天能干5、6个小时,1小时5块钱,大棚里怪暖和,一天划成30多块钱,过完年吧,天长了,一天能干10来个小时,划成50块钱。”
2010年3月,在济宁农校培训回来后,李庆雨在台儿庄区工商局登记注册了理想特种蔬菜栽培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大棚基地+标准化生产+市场超市”的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大棚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50余户,建有标准化温室大棚200余个。
在温暖如春的大棚里,记者看到每趟茄子的下面都铺了一层厚厚的小麦秸秆,“这棚有1亩6分地,铺了20多亩的秸秆,没铺之前,要打5遍药,现在几乎不要打,棚内的地温比以前高了许多。”在周边附近现代化农业种植上,李庆雨告诉记者说他有五个第一:第一个使用钢架混凝土建成棚内无支柱、自走式卷帘机的日光温室大棚,解决了传统棚内不便农作物生产棚体易受损风化的问题;第一个采用滴水微灌技术,避免了传统漫灌对农作物的危害;第一个采用大棚恒温技术,防止冬季对农作物产生冻害;第一个采用大棚保温被先进保暖技术,克服了传统草帘不保暖、不耐用的缺点;第一个采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植物疫苗操作技术,解决了无公害农作物验收检测不合格进不了超市问题。“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现在辐射的基地能达到20多个,也注册了自己的‘理想’商标,产品通过自己的精包装,主要销往南方的淮海市场,国内的几个市场都有咱这个合作社的蔬菜。”
作为优秀创业户,李庆雨于11月15日参加了台儿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山东省创业大赛(枣庄赛区)台儿庄海选活动。他对自身创业项目的优点、前景、特色、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盈利模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得到了与会评委和现场创业户的一致好评。
面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李庆雨信心百倍,他在为合作社规划着更加美好的前景。相信,不久,理想蔬菜特种栽培合作社定会成为鲁南地区高科技现代化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