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养殖技术 >  肥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肥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畜牧家禽网  来源:阿里牧 阅读数:

  (一)肥育猪的选择
  1.体大强壮。初生重和断奶重越大的仔猪,肥育期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
  2.体型好。助开张,胸深大,管围粗和骨骼粗成正比。这样的猪饲料效率高,胸深的猪背膘薄而瘦肉多。
  3.健康无病。有很多慢性病都有特定的临床或亚临床表现。
  (二)肥育前去势
  生长速度比较:公猪>母猪>阉猪;瘦肉率比较:公猪>母猪>阉猪。但公猪随日龄的增大,尽管没有性成熟,肌肉中睾丸酮含量增加,影响肉的味道。现代培育品种猪一般在性成熟前后达到屠宰年龄,因此没有必要去势。趋势越早对猪的应激越小,一般在断奶前、20日龄以后给公猪去势。有地方品种参与的仔猪一般在35日龄去势,长得快、瘦肉率高,母猪次之。
  (三)合理分群
  饲料肉猪必须采取群饲方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圈舍,节省能源,提高劳动效率,同时由于猪的群体易化作用较强,可以促进猪的食欲。但不良的群饲或群养同样也能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例如猪群整齐度不良和互相咬尾、咬耳等。在分群时最主要的原则是尽量保证群体的同质性,即同样的品种或杂交组合,同样的体重和年龄。另外,还应保证群体的稳定性,即不要频繁更改群体。
  (四)加强调教
  分群后,根据其生活习性及时调教,养成在固定地点排便、睡觉、吃食和饮水的习惯。猪一生有60%以上的时间躺卧或睡觉,一般喜欢躺卧在高处、圈角暗处的垫草上,热天喜睡在风凉处,冬天喜卧在温暖处。排便多在门口、低处、深处、圈的角落。食槽应放在干燥、饲养员容易接触的位置,不要靠近自动饮水器。调教的关键是要抓得及时,新进圈就立即开始调教,不能等到猪群养成恶劣习惯之后再调教。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防止强夺弱食;二是固定采食、睡觉、排便的固定位置。
  (五)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高,会增加猪之间的冲突,提高圈栏内局部气温,降低食欲和采食量减少,导致群居环境恶劣,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体重、环境温度、空气新鲜度可能对饲养密度具有影响力。体重越大,动物活动、休息时需要的面积以及发生冲突时需要回避的面积也越大。环境温度越高,每头动物越需要较多的非蒸发性和蒸发性散热途径所需面积也越大;反之所需面积越小。当空气新鲜度不佳的时候,需要有效的通风量保持空气新鲜,这时每头动物也需要较大的空间。育肥期的饲养密度以每头占地0.8~1㎡为宜,生长期以每头占地0.6~0.7㎡为宜,保育猪阶段以每头占0.3~0.5㎡为宜。
  (六)猪群规模
  在饲养密度合理的情况下,猪群中猪的头数不宜过多。一般每群内以10头左右为宜。舍内饲养舍外排粪尿的饲养条件下,每群以40~50头为宜。自由采食情况下,可以15头一群,限饲时,每群不要超过30头。饲养密度过大或群内头数过多都会增加咬尾、群咬的等的机会。
  (七)适宜的温、湿度
  体重60千克以前的猪的适宜温度为16~22℃,体重60~90千克的猪为14~20℃,体重90千克以上的猪为12~16℃。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增重和饲料效率。空气湿度总是和气温共同对猪产生影响,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猪对湿度的适应力很强,相对湿度从45%~95%,对猪的采食量和增重速度均无不良影响。在低温、高湿情况下,可使日增重减少30%,料重比增加10%;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猪的增重更慢,而且可能大大提高猪的死亡率。在高湿情况下,会增加猪患皮肤病、关节疾病、腿病、寄生虫病的机会。一般地,在舍内温度合适的情况下,湿度以40%~70%为宜。
  (八)空气的新鲜度
  圈舍内由于粪尿、饲料、吊草的发酵或腐败,经常有分解出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呼吸时又会排出大量水汽和二氧化碳。若通风换气条件不好,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不好,就会造成圈舍内空气潮湿污浊,充满大量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并且空气湿度增加。这种空气环境首先侵害猪的眼睛、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使眼病、呼吸道、消化道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的患病机会增加。二氧化碳不要超过0.3%,氨气含量不要超过0.02毫克/升,硫化氢不要超过0.015毫克/升。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feiyang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