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江苏网 阅读数:
将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到合作社,建成大棚再租赁给农户,由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购置生产资料,还包销农产品,让农户轻松创业当老板。这一创举,源自兴化市李中镇景艺蔬菜专业合作社。
不久前,兴化市农工办对此作了专题调研,称赞此举是为合作社拓出了一条新路子。
农户低价租赁大棚
4月23日上午,在景艺合作社蔬菜基地,社员李中满、朱网山夫妇正在租赁的大棚里,打西瓜苗杈。“大棚里种的西瓜品种是8424,5月底上市。”李中满说,他租种了4栋大棚,每栋大棚0.8亩、年租金2000元。
李中满说,2000元的租金等于成本价。0.8亩大棚需1亩地建设,合作社流转的土地租金一亩一年就是1000元,一栋大棚建设费用就需8000元,如按银行贷款利息计算差不多也需1000元,同时,合作社还要承担大棚维护费。租赁大棚前,李中满已在合作社蔬菜基地务工一年多,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蔬菜种植技术。2012年6月,李中满租赁了4栋大棚种植秋冬蔬菜。根据合作社安排,他种的是茄子和青椒。其中,茄子是两茬。“除去半年租金、苗肥、用工等成本,一栋大棚净赚3100元。”李中满说,除了用工成本自己支付外,其余生产费用由合作社从销售的蔬菜款中扣除。
今年上半年,李中满改茬种植西瓜。“西瓜长势很好,估计每栋大棚产量在3500公斤左右。这个品种西瓜口感特好,去年每公斤批发价2.4元,今年估计不会低于这个价,即使按每公斤2元计算,亩产值也在7000元,除去各种费用3000元,一栋大棚可获利4000元。西瓜让茬后,还可种一季秋冬蔬菜,至少也有2500元的收益。”合作社技术员周维太说。
合作社承担亏损风险
景艺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国锦说,合作社共流转了220亩农田,建了190栋蔬菜大棚,目前分租给50户农民。每户3至5栋不等。合作社统一种植规划、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销售产品。技术员的报酬由合作社负担、生产资料按进购价配送。
“社员租大棚种蔬菜没有任何风险。”朱国锦说,他创办蔬菜合作社没想赚钱,主要是想帮助更多乡亲创业。
现在,合作社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都由南京、上海果蔬菜市场下单,实施订单生产,不存在卖不掉的情况。
“不是朱老板投资,我们种不上大棚。”朱网山说,一栋大棚上万元投资,她即使投得起也不敢投,一是不会种,二是没处卖。在合作社租大棚种植,不需高额投资,不担心市场销售,只要埋头种菜就行,“种得多,赚得多。”
朱国锦表示,如果租赁大棚的农民亏本了,他会用自己的销售利润贴补,如果还不够的话,再由他的杏鲍菇基地给予补亏。据悉,朱国锦创办的杏鲍菇基地年纯收入300万元左右。
景艺合作社还为所有蔬菜大棚投了高效农业保险。
租赁户还有其他务工收入
景艺合作社大棚蔬菜基地附近是朱国锦创办的杏鲍菇基地,该基地日产8吨杏鲍菇,每天需80多人务工。
杏鲍菇基地务工人员中,有20多人是租赁大棚的蔬菜种植户,他们在自己的大棚里干完活,到杏鲍菇基地从事削菇、包装、装车等杂活。在合作社杏鲍菇生产基地,村民顾海明正在为杏鲍菇装车。“一个月至少可在杏鲍菇基地干半个月的活,按每天60元计酬。”顾海明说,他今年65岁了,可身体硬朗,他和老伴在景艺合作社租了4个大棚种蔬菜,“平时大棚管理,老伴一个人就够了,我在杏鲍菇基地干点零活,每个月还能多拿近1000元的收入。”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