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专题新闻 >  藁城:水肥一体化让“沙地生金”

藁城:水肥一体化让“沙地生金”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网 阅读数:

  走进河北省藁城市兴安镇东里村,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地里,采用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马铃薯长势喜人,旁边一片春玉米已有7~8个叶片,长势健壮,采用的是地膜覆盖加微喷的水肥一体化技术。

  “这一片沙滩地面积1200亩,目前种有马铃薯880亩,甜玉米320亩。是2007年从当地20多户农民手里承包过来的,以前种的是杨树。”藁城市鑫茂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杨月青介绍说,承包以后,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包括打了7眼机井等,按照事先的设想发展马铃薯规模种植,没想到沙地既漏水又漏肥,前几年基本都是绝收。

  就在杨月青走投无路之时,藁城市农技推广部门伸出援手,他在2010年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今年改滴管为微喷,当地政府还每亩给了300元的补助。

  就是这项种植技术的变革,让杨月青从原来的赔本赚吆喝,到连续两年旱涝保收,亩效益达到2900元,年均有350万元左右的纯收入,在一片沙滩地里刨出了“金娃娃”。

  日前,全国农技中心召集华北及黄淮9个省(市、区)粮食主产地土肥水技术推广部门的负责人,在藁城市召开“水肥一体化技术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杨月青的这片沙滩成为参会代表的观摩点之一。

  藁城市还在小麦—玉米两茬示范推广以微喷为主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了“两节”、“两省”、“两增”的效果,即既节水节地、省工省时,又增产增效。在藁城市小麦微喷示范现场,石家庄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月华介绍,与传统的小麦生产中大水漫灌相比,微喷技术可节水一半以上。

  “水肥一体化是一项节水增产的关键技术,藁城市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让‘沙地生金’,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走出了一条既节约水资源,又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评价说。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国家,北方尤其严重。为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河北农业一直依赖超量开采地下水来支撑,靠牺牲环境为代价。”小麦育种专家、石家庄农科院郭进考研究员在会上呼吁: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郭进考介绍说,河北省水资源的70%用于农业生产,其中农业用水的70%用在了小麦生产。密布河北大地的80万口机井连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以每年1~1.7米的速度下降,目前已形成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采空漏斗区。

  据了解,为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农业部的支持下,近年来,全国农技中心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号技术”在全国布点进行示范推广,今年重点在华北地区粮食作物上集成创新技术模式,推进这项技术从设施走向大田,从经济作物发展到粮食作物。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全国推广面积达3000多万亩,其中大田作物已占到80%。

  有关专家表示,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对成本较高,要想大面积推广,还有待于政府加大投入,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与此同时,我国水肥一体化使用的配套装备的研发相对滞后,产品主要依赖于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